(修好這顆心)我也可以叫「星雲小師」  星雲大師 劉長樂

星雲大師:我曾將人分成四種:一是很能幹,也沒有脾氣;二是很能幹,但脾氣很大;三是不能幹,也沒有脾氣;四是不能幹,但脾氣很大。

過分情緒化是性格上的缺陷,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情緒化的人大都是非不分、事理不明。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克曼,是一位情緒解析專家。他認為我們的臉部表情是情緒的直接窗口。為了偵測情緒,他用電流刺激臉部肌肉,研究肌肉運動與情緒的對應關係,結果發現我們臉部肌肉有大約七千種不同的組合方式。意思是我們每個人可變化出七千張不同的面孔,有着七千種不同的情緒。艾克曼提出人類基本情緒有十大類─憤怒、恐懼、悲傷、嫌惡、輕視、驚訝、愉悅、尷尬、罪惡、羞慚─每一項都代表一大類相關的情緒。

這些基本情緒和佛教的分類頗為相似,早在兩千多年前,佛教即已建構了一套成熟的心理學知識體系。佛陀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唯識學也將人的心理反應分析成五十一種,其中屬於負面情緒的,就有貪、瞋、痴、慢、疑、惡見六種「根本煩惱」,以及隨根本煩惱而生起二十種「隨煩惱」,如憤怒、嫉妒、驕慢、慳吝、諂曲、昏沉、散亂、懈怠、無慚、無愧……這些情緒表現在外的,便是粗暴、蠻橫、乖張、無理、喜怒無常的言行。

當一個人長期處在陰晴不定,激動憂懼的心理狀態中,久而久之會影響心理變化,造成不易治癒的疾病,例如消化性潰瘍、精神疾病等。醫學研究報告中提到:「當一個人不快樂、發怒或緊張受壓力時,腦內會分泌具有毒性的去甲腎上腺素。」具有毒性的激素,不只傷害身體,更會妨礙人際的相處,讓自己陷入憂鬱、躁鬱、自閉的困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