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成長)中學生須知的「兩會」知識點  安然

每年三月初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和全國政協會議已結束,作為澳門中學生,須對「兩會」有必要作了解,畢竟近年來大部分澳門中學畢業生都將選擇內地升大,也大都被保送至內地高校。

「兩會」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人大」)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政協」)。兩者有不同之處,人大是「X屆全國人大X次會議」,政協是「全國政協X屆X次會議」。出席人大會議的是「代表」,即「人大代表」,出席政協會議的是「委員」,即「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聯署提出的叫「議案」,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是「提案」。通常說,全國人大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另外,有些用字還須特別注意。人大代表參會是「履行職責」,政協委員參會是「參政議政」。而容易寫錯的是「共商國是」,不是「共商國事」。「國是」指國家大計、方針政策等重大決策,「國事」指國家事務,較具體的事情。政協委員因他們的職業背景等分「界別」,人大、政協分「屆」,但沒有「屆別」。人大代表可以對同一級政府、法院及檢察院的工作提出「質詢」,人大代表在審議議案時,可以向同級政府、法院及檢察院就有關議案內提出「詢問」。

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一樣,不是政府官員,無級別和待遇,但在某些方面享有特權。其中憲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主席團許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另,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有一定的在通關便利權。

而「兩會」的目的,全國人大主要負責立法、選舉國家領導人、審議預算等。全國政協作為政治協商機構,提供建議,促進各界合作。會議時間,一般在每年三月的第一週召開,為期約兩週。代表和委員任期一般為五年,在任期結束後,可以根據需要再次被提名或選舉。「兩會」的決策和建議對國家的政策方向和發展計劃具有重要影響。了解這些基礎知識點,有助於中學生更好地關注和理解國家的政治動態及其影響。

作為澳門中學生,還須知道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與澳區全國政協委員的產生。是由各大社團和組織成員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代表不同的利益和社會階層,具體名額視年度安排而定。這些機制旨在確保澳門在全國政治體系中的代表性和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