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放低與放開  喬捷

種種原因,讓她對這個男人充滿着曖昧的好奇心,然而隨着情節發展,就像漫畫家把草稿變成作品的過程,他也終於給少女破除了很多積壓在內心的虛幻想像。當中,有段來自漫畫家的話特別能開解人:

「每次都是這樣,我親手寫下的故事離我自己越來越遠。它終歸會按照它自己的思路繼續發展……於是我就開始想像另一個故事,但手下正在進行的這個故事仍會在紙上成形,雖然我不理解它,卻必須完成它,最後,當我終於能夠開始新故事的時候,這一切又會重複……」

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嗎?漫畫家說:「我只知道一件事,我從未想過自己會有今天。」回頭看,大多數人的一生不就是這樣嗎?

看這個故事,其實不難發現少女離不開小鎮選擇消極生活的原因,多少出於對母親的愛和責任,是原生家庭的牽絆。而無論我們的出身背景、社會文化、甚至是膚色、性別為何,多少都會和少女有某種共性,多少都會覺得「生活不是屬於我們的」。布莉安娜‧魏斯特在《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一書中說過:「當我們與自己想要的生活之間產生障礙,我們就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自我破壞。」所以我們一直不願意改變,或者採取一種半放棄態度。生活這座高山,其實更多的是我們有東西放不開、放不低。那個壓在心裏的石頭,便開始改變我們對生活的態度了。(我讀《束草的冬天》三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