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去醫院也要練習 向南
一般人如果沒有甚麼病痛,真不會特別走去醫院轉,甚至有人覺得進出醫院不吉利。然而,漸漸我發現這種思想是錯的。未雨綢繆的其中一點,其實就是要摸通看醫生和進醫院的流程,搞得越通,效率越高,真有事的時候,就不會彷徨無助,不知如何是好。
這件事是我從老爺奶奶以及自己父母親入院做手術時,才慢慢意識到。當我們本身已經被病痛搞得很煩惱的時候,才發現其實我只對自己平日去慣的醫院有認識,突然叫我們去其他醫院辦事情,去幾樓、做甚麼,完全沒有方向。到處問人,越問越煩,甚至有時其實朋友也不是太懂。總得要白跑幾次,才真正知道原來看病入院的全流程是如何。
我知道醫院其實都有指引,但真的急時,沒心機看,反倒是平日沒事可以練習,偏偏我們沒事的時候,又不會把醫院認真當回事,這就是人的心理奇怪的地方。
熟能生巧,練習有其必要。其實沒病沒痛,也是可以去醫院練習的,例如去做例行檢查、全身檢查,順便可以去探探一些基本的住院流程,甚至可以預先掌握收費和處理保險的辦法,有了這些,真的要用上醫院服務時會踏實好多。
我知道大家都不喜歡醫院,但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我到了這年紀是慢慢接受了自己不得不一直在醫院來來往往的人生下半場。有父母、有家人、有子女,還有自己慢慢變老、更年期,跟醫院關係好一點,它給我們的麻煩就會少一點。看病入院這種事,哪怕沒有熟人,熟悉了地方,也是一個提高效率和效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