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飢來吃飯睏來即眠  李蕭錕

有源律師來問:「和尚修道用功否?」

師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師曰:「飢來吃飯,睏來即眠。」

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

師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律師杜口。(景德傳燈錄‧卷六)

有位源律師來問慧海禪師:「和尚修行還用功否?」

慧海答曰:「用功。」

源律師:「怎麼個用功法?」

慧海:「餓了就吃飯,睏了就睡覺。」

源律師:「這一般人都是這樣,難道他們也和和尚一樣用功修行囉?」

慧海:「不一樣。」

源律師:「為啥不一樣?」

慧海:「他們該當吃飯時不好好吃飯,腦袋瓜裏總想着別的事情;眞叫他們睡覺時又不好好睡,念頭一堆,東翻西轉,所以用功當然不一樣。」

慧海禪師是唐代名僧,世稱大珠和尚、大珠慧海。依越州(浙江紹興)大雲寺道智法師出家,初學經教即有所悟。後遊諸方,參謁馬祖道一,馬祖曰:「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甚麼?」師於言下大悟。

禪宗於達摩傳法後,主張坐禪,所謂「一行三昧」,即修行者透過坐禪,使心行清淨,方能得其三昧。但至六祖慧能時反對坐禪,主張行、止、坐、臥皆是禪定。從達摩的「淨心」走向「直心」或「任意自在」,隨順世緣的平常心。

眾生因為妄念紛擾,吃飯時百種思索,睡覺時念頭紛飛,心念永不止息。即使坐禪時一念專心,其他時候卻為妄念所染,照樣無法見得自性。

慧海的「飢來吃飯,睏來即眠。」即是六祖慧能,「直心」是道,「平常心」是道,「生活」即道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