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旅遊,少不免觀看四川的各種表演,各種絕技琳瑯滿目,看完精彩的表演,頓然覺得表演者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職場生態亦如是,至少老闆需要有各種絕活,才能應對不同的場景。
好像水袖舞,管理者需要與表演者一樣,長袖善舞。你以為那雙看似柔軟的手能承擔重量?一個華麗轉身,水袖飄忽間已換了場景,正如戲台兩側「出將」「入相」的牌匾,看似從容切換,背後從不帶走半分麻煩。遇上其他部門催辦時,他們能用水袖般的圓滑打太極;面對員工提出升職要求,又能借水袖的飄逸轉移話題,這「軟功夫」裏藏着不沾鍋的智慧。
又好像雜技雜耍,將員工拋起放低、再接再拋再接,從不讓人跌落地。那些「高難度動作」,像極了日常的任務分配:既要你兼顧三個項目,又要你「年輕人多鍛煉」;既要你加班趕工,又要你「有大局觀」。員工在高空來回掙扎,掌聲卻永遠留給拋接的人,畢竟「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從來是說給被拋的人聽的。
有時候又像噴火表演,火頭總在不經意時竄出。可能是會議上突然翻臉問「為甚麼進度慢」,可能是年末時突然說「效益不好一定會反映在你們今年的考核結果中」。員工嚇得步步退讓,誰敢伸手擋?畢竟火燒起來,燒傷的是員工的飯碗,老闆只需收起火筒,轉頭就能說「都是為了公司好」。
最要學的,還是四川變臉。前一秒還笑着說「大家辛苦了」,下一秒見業績不佳,臉色黑似墨斗;剛在酒桌上拍膊頭說「我們兩兄弟」,轉身談起加班就「按規矩來」。打工仔早練出了「看臉識天氣」的本領,見老闆臉上一拂,就知道接下來該換哪副表情應對,這哪是絕技?分明是職場的生存課。
這些「絕技」看起來花哨,其實都藏着算計:水袖是為了圓滑避責,雜耍是為了驅動員工,噴火是為了立威,變臉是為了控場。只是看表演時會鼓掌,面對這樣的老闆,打工仔多半只能在心裏歎口氣。突然覺得,專程飛幾千公里到四川,花錢看表演是多麼的無聊。
畢竟這些絕技,你老闆每天也是重覆的表演,即使免費你也不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