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青青翠竹盡是真如 李蕭錕
按,法界的涵意可粗分為:一. 各種事物現象,簡言之即宇宙;二. 現象的本源,即真如、空性等成佛的根據。《華嚴經》即認為宇宙乃毗盧遮那佛法身的顯現,「吡盧遮那」意譯遍一切處、遍照、光明遍照,大日遍照,原為太陽之替名,象徵佛智之廣大無邊,因此,世間之一切,宇宙之所有,無一不是此毗盧遮那(法身) 的顯現,所謂「一塵映世界,瞬間含永恆。」
慧忠禪師不憚麻煩地引經據典,就是為了強調「佛身充滿於法界」,也就是所有眾生同具一真如法性與佛性,是一切有情無情成佛的根據。
翠竹黃花雖是無情草木,一樣同具此眞如佛性,所謂「無情有性」,無情也有佛性;所謂「無情說法」,溪聲廣長舌,山色清淨身,無情草木隨時都在說法啊!(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