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牙醫搖籃到傭工之國  泰來

今天的菲律賓,以「外傭輸出國」聞名。但若回到一九六零年代,這個國家曾是亞洲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日本。亞洲開發銀行(ADB)總部設於馬尼拉,大學教育水準受國際認可,醫科、牙科更是區域翹楚。若有人告訴當年的菲律賓人,他們的國家未來會以「海外傭工」為經濟支柱,恐怕會被當作瘋子。 

菲律賓的衰落,始於政治腐敗、社會動盪與教育崩壞。馬可斯時代的獨裁統治掏空國家財富,高等教育經費萎縮,優秀人才外流,本土產業空洞化。當一個國家連自己的專業階層都無法留住,便注定走向「人才逆輸出」的命運—醫生、工程師出走,剩餘的勞動力只能去異國當傭人、司機、建築工。 

不難想像一些既腐敗,而又難以吸引人才的地方,未來的走向只會向下坡。現存的技術人員或離開或死亡後來者無以為繼,我們如果不能居安思危,將來的發展恐怕未必比得上今時今日的菲律賓。哪怕我們一再放下身段也難跟其他臨近地區的人競爭。

菲律賓的衰落,源於政治腐敗與教育崩壞;緬甸的沒落,始於軍政府鎖國與學術斷層。而澳門的問題,則是「自廢武功」—當一個城市不多珍惜自己的專業人才,不再加努力投資於多元產業,它的命運,便只能依附於更大的經濟體,逐漸失去自主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