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澳門特區政府為盤活經濟,促進全澳經濟的平衡復甦,穩固市場信心,繼去年聯同商會舉辦「周末北區消費大獎賞」及「全城消費大獎賞」後,今年三月二十四日又合辦「二0二五年社區消費大獎賞」大型促進消費活動。同時,在即日起至六月一日,並推出長者可持新版「澳門通」長者卡,到全澳逾一百三十個指定服務地點,拍卡領取總額三百元的消費立減優惠。這本是一件好事,理應高高興興地歡迎,沒想到此事竟被某些馬虎部門和某些草率官員一番不接地氣的措施擺弄下,僅在「澳門通」舊卡更換新卡的環節上,便把長者弄得像「煎魚」般翻來復去地折騰,導致坊間怨聲四起。
社會民生促進會永遠榮譽會長陳溥森認為,當局比任何人都清楚,全澳持有「澳門通」長者卡的共有十二點八萬人,其中持有舊版本的約一萬人。換言之,根據「社區大獎賞」的有關規定,約有一萬多六十五歲以上持有舊版「澳門通」的長者,在活動中倘要獲取三百元的消費立減優惠,前提條件是必須更換「澳門通」新卡,以及先購買總值六百元的商品或服務。鑑於以往的經驗,在活動開展之前,社會上已有聲音預先提醒,如何區分「澳門通」卡的新款與舊版?怎樣申辦更換?到何處更換及如何使用?等等,都容易給對社情資訊不了解,且不諳電子操作的年邁長者和家庭主婦設置障礙,最好能用簡便、傳統之方式處理,不然容易造成混亂,結果一語成讖。盡管有多個社會服務機構和非牟利社團提供協助服務,緩解了一些矛盾和壓力,但長者就因此注定走上一條被反復折騰的漫漫長路:首先,為分清自己手持「澳門通」卡的版本新舊,要四周問人,到處查詢;接著,若被證實是手持舊卡的,便要到「澳門通」客服中心申辦換領新卡,但又不是即時到手,而要借用臨時卡度過無卡空檔期;然後,到可領取新卡日期又得回到客服中心領取,並歸還臨時卡。事情本應告一段落,誰知發出新版本的「澳門通」長者卡偏偏又漏印持卡人的正面頭像相片,意味著持卡長者又得多跑一次才能領取到合規的卡片。區區三百元小利,就把長者累到腰痠背痛。
當局稱,對上述問題會動態調整便利措施,如照片收集、簡化程序等,這些亡羊補牢的措施是不足夠的,是否還可考慮增設流動換卡服務車,甚至舊區唐樓上門換卡服務等。陳溥森指出,關鍵在於政府各部門的協調合作,做到電子政務兼容,從源頭頂層設計上盡量做到簡化便捷,市民才可省卻不少麻煩。
行政長官岑浩輝在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會上明確表示,民生為大,政府要堅持以市民為中心,辦好民生實事,陳溥森希望各部門、各官員深刻領會,切實貫徹「精準扶助、政策傾斜、資源下沉」的方針,將資源投放向弱勢困難群體和長者傾斜,持續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