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業同業公會就完善精煉機制及產業鏈提四點建議 冀打造澳金飾商品特色片區

 【專訪】澳門金業同業公會認為,澳門金業現行業態以產業鏈下游為主,倘能完善精煉機制及產業鏈、營造金飾商品特色片區、打響「澳門製造」品牌,必能增加就業機會及助升旅遊業整體經濟效益。

 澳門金業同業公會認為,目前澳門金飾產業仍面臨著許多實質性的挑戰。包括品牌方面很大程度上受益於鄰近地區來澳經營的上市品牌、澳門金飾產業長期集中在產業鏈下游即中上游幾乎空白、入行年輕人多從事技術性較低的銷售工作。為此,應該借重澳門的旅遊業優勢,促使澳門金業產業鏈完善、打造金飾商品特色片區、打響「澳門製造」品牌,必能促進產業發展壯大、增加年輕人就業機會、助力澳門旅遊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

 金業同業公會提出的相關建議如下:

 一是依托珠澳跨境工業區完善產業鏈。澳門黃金產業長期依賴香港分貨,澳門金飾無論在產品款式及成本控制上都遜於港資品牌。澳門金業同業公會曾於二0二三年在澳珠跨境工業區珠海園區打通「西線產業鏈」和營造「貴金屬保稅展示平台」,促進澳門相關小微企抱團取暖,協助以拼單模式直接對接內地廠家OEM,期令產品更多元。為此,建議以跨境工業區珠海園區為載體,打造成為專門服務澳門小微型企業產品品牌孵化的後勤中心,形成產業鏈,拓寬產業發展空間。讓澳門年青人有更多的入行選擇,包括工藝技術、產品設計、行銷、鑑定等,為澳門金業可持續發展作人才培養與儲備。

 二是打造「黃金珠寶特色銷售街區」吸引消費。黃金珠寶零售門市分佈在澳門多個街區,且相對集中,例如祐漢、高士德、南灣、新馬路、金光大道一帶等,但約九成的澳門品牌商鋪多在民生區經營。由於埠外遊客對本土品牌認知度有限,需要政府方面協助打造「黃金珠寶特色銷售街區」來吸引遊客。建議以近鄰關閘口岸的祐漢區為試點,透過網路主流平台、實際路標指引乃至其他輔助設施及宣傳舉措,打造「祐漢金店一條街」,吸引進出關閘口岸旅客光顧、消費。

 三是建立黃金回吐與精煉機制助力產業升級提質。澳門金飾業常遇舊金飾換新或者高位回放市場情況,但澳門在黃金原材料交易業務方面一直處於空白狀態,制約了企業及產業的的發展。因此,希望政府能提供包括政策方面的協助,為金飾行業回吐產業升級創造條件,包括助力澳門直接對接海外礦金。

 四是助力並打響金業的「澳門製造」品牌。在完善產業鏈佈局與人才儲備後,澳門金飾產業將有機會孵化出具國際競爭力的本地品牌,進一步提升澳門作為高品質黃金商品購物目的地的國際形象,強化「旅遊金名片」的品牌價值,助力澳門旅遊業經濟整體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