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共創並分享城市可持續發展成果與認知 城大44周年校慶辦科學論壇

 【專訪】澳門城市大學四十四周年校慶內容之一的「二零二五國際城市科學論壇」昨、今兩日舉行,多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分享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成果與認知。

 今次論壇為期兩天,主題為「歷史沉澱與現代構想:大都市地區的城市可持續發展」。設有多個分論壇,其中在首(昨)日舉行的大師論壇上由多位院士級別的國際專家領銜主講,今天將舉行大灣區企業論壇、大灣區院長論壇、中青年學者論壇和學生論壇,匯聚企業領袖、學院院長、青年學者和學生,探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共同研究成果、創新實踐及未來發展方向。

 城大校長劉駿在論壇開幕式時指出上,在全球城市化進程加速、智能科技深刻變革的今天,如何在歷史文脈傳承與現代都市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構建可持續的城市發展範式,既是澳門面臨的時代課題,也是全球城市治理的共同挑戰。期待以今次論壇為起點,與專家學者攜手並肩,共同書寫「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篇章。

 多名專家在大師論壇環節分享認知與研究: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會長崔世平分享澳門歷史沉澱與持續發展的經驗,即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保留城市的歷史遺產;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揭示城市規劃中的科學原理與實踐應用;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史文中分享如何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張新長介紹AI大模型文生圖技術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創新應用;英國科學院院士Michael Batty展示了如何利用大數據優化城市資源配置;國家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張兵以「多規合一」理念提出土地整合利用和生態保護策略;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總工程師沈磊分享城市規劃轉型的思考;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黨安榮介紹了如何利用數字技術對文化遺產進行精確建模和監測;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劉瑜闡述通過整合地理信息和社會數據來全面理解城市系統的複雜性;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講席教授沈國強強調科技創新對城市規劃管理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