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多面睇)傾訴與人工智能(一)  發宗

 最近發現身邊的朋友們,在有心事或遇到人際之間的困難時,居然都會打開人工智慧的軟體,開始與電子產品訴說起心事來。雖然我本人沒有這個經驗,但說實話一開始知道這情況時,還是有讓我挺震驚到,但靜下心來彷彿又能理解。

 在這裡不是鼓勵大家使用人工智能來當傾談對象,而是想檢視一下為甚麼連成年人都喜歡用人工智能來當作「陪伴」「傾訴」或「討論事情」的對象呢?於是查詢一下傾訴對象的訣要,首先這人是你信任的,這樣才能安心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時免於所傾談的內容能外流或成為別人的話柄。當然傾訴會有不同的目的,除了情緒價值之外,也許我們還真想聽聽專業的意見,且這樣的對話讓人更安心,因為所提供專業的建議可以協助我們作為解決問題時的參考。

 甚至有心理師認為找人「講出來」不一定會特別好,因為或許你找到的傾訴對象並不能同理你的處境和感受,反而會讓傾訴者有種被忽略或被批評,在無法產生共鳴的情況下,只會讓傾訴者越說越感到無力、疲乏和煩躁。或是在傾訴後,會過度地反思和分析自己的狀況,反而容易陥進過度自我批判中。而隱私被外洩,同樣是讓傾訴者會有些疑慮或擔心的事。

 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傾訴對象並不容易,這大抵就是為甚麼大家都選擇打開人工智能來聊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