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卡鹽湖被《國家旅遊地理》雜誌評為「人一生要去的55個地方」之一,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星空」。對於愛旅行的中老年朋友的我,覺得青甘大環線茶卡鹽湖很值得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東距省會西寧近300千米,西距德令哈200千米,被譽為柴達木盆地東大門。古絲綢之路中,聚居著蒙古族、藏族等同胞。「茶卡」沿用的是藏語,意為「鹽池」,蒙古語讀「達布遜淖爾」,意為「青鹽的海」。
「青鹽的海」比「鹽池」多兩層含義,藍,大。中老年朋友期待著一睹海拔三千多米的天空之鏡。到達時天空雲層厚,宛如墨汁滴水。中老年朋友感慨來錯時間,或許這時的藍會大打折扣。小火車徐徐發動,鹽水湖邊有豐茂水草細碎的花,跟人一樣高。一個個鹽池展現池底雪白的鹽,淺水上倒影天幕,池底和天空白濛濛的一片。一座座巨型鹽雕表現歷史的故事弘揚民族團結。
進入天路映辰站,池面開闊,近處泛綠,遠處岸際呈現對稱的水墨畫,以岸際為中心,上下黛青色,接著白色,再接著灰色。進入天際心悅站,遊人漫步湖面如行走冰面。水映天,天接地,人宛如畫中游。到達天鏡碧水站,下車,路邊的沙石也有鹽。我近距離接近鹽池,看到池底有些深陷的洞,顏色較深,就像飄了一朵朵雲,與水中雲影呼應。身邊的中老年朋友竟撿了路邊的鹽嘗,果然是鹹的。走一程,看近處水呈碧色,稍遠白色,更遠青灰色。太陽映照時,是翡翠色。走上延伸到池中的棧道,凝結鹽晶宛如霜。池底淺處的鹽浮現水面,我走下去踩鹽,就像踩白雪。
我們來到浪漫天鏡,走上售貨小火車,彷彿進入宮崎駿的童話世界,與他畫筆下的《千與千尋》小火車完美邂逅。天氣冷,上車點熱飲,透過車窗看到許多帥哥美女穿著紅色等鮮豔的上衣和高筒靴散步。真是遺落在人間的天空之鏡,美得像仙境。天氣好也是真曬,但是怎麼拍照都出片!
不放晴時,茶卡鹽湖上呈現灰蒙。看不到藍色系的茶卡鹽湖,卻看到水墨基調的中國畫,這是另一種感官。茶卡鹽湖四周雪山環繞,平靜湖面像鏡子反射著天空景色,不愧是「中國的天空之鏡」,漫步湖面如行走雲端。
九點天光亮,我們仔細看,湖水水面平靜記錄著天光,這時的鏡子是一面玻璃磨砂鏡。
我們穿上紅色高筒靴,進入接觸池裡一坨一坨的鹽,鹽厚的地方就像雪,薄的地方可見池底的黃沙黑沙。一腳踩下套鞋浮力大,走很遠,維持膝下水平面。中老年朋友就像小孩們一樣盡情玩耍——捧鹽當做雪球捏,捧鹽在手掌漏。茶卡鹽湖的鏡面遊人穿五彩披肩就像大花,平靜湖面變成熱鬧海洋。中老年朋友的手玩得像胡蘿蔔一樣紅,才被家人催促上岸,臉沾鹽花像塗白粉又像聖誕老人。
我們回望來路,卻見茶卡鹽湖被山包圍,湖面還是像鏡子。我們在景區發現粉色路牌,和茶卡顏色形成鮮明對比,是B站設立的,意為讓遊客不僅要拍照,也要了解文化底蘊。
早上風大又冷,旅遊的中老年朋友一定要帶厚衣——衝鋒衣、夾克等,穿脫方便也防曬。我建議戴上帽子、墨鏡等,還要租景區專門的鞋套,下水前測試會不會漏水,避免用腳去親身感受鹽水的冰涼!◇
圖/文:汪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