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老子》後,古代擁護道家的二家,《文子》承釋《老子》,究陰陽述天地,《淮南子》則講天、地、人的四時之道,入神話、陽陰五行的學說。至東漢王充尊理性,批判迷信,其著作《論衡》以邏輯論證思辯聞名,同時又被斥「其言多激」、「詆譭聖賢」。及唐李賀以「詭譎誕幻」詩風聞名,他好以求仙、生死入題,被評「操調險急,雕藻淫艷」。四者自古以來均飽受爭議,褒貶不一。在澳門有一名藝術家堅持七年間在葡語報紙《今日澳門》上,每星期發表一張以上述中國文人的著作為材的插畫,消化學理,理解無常,揉合東方的水墨風格和西方的水彩風格,他是自葡萄牙里斯本移居澳門的插畫師和視覺藝術家——華堅玉(Rui Rasquinho)。
華堅玉本次展出的插畫展以「詩鬼」李賀的《致酒行》中的一句「誰念幽寒坐嗚呃」為題,《致酒行》全詩以「懷才不遇」為眼,詩人感「天荒地老無人識」,嘆客居長安潦倒落魄,引唐代名士馬周的故事自勉,最後以世人俱以為少年應有凌雲志,誰人憐惜自身困頓作結,藝術家以此為題,相信亦有附和詩人意志的含意。在藝術技巧上,藝術家把自身研習良久的水墨風格繪畫和折本書結合,抽象寫意的作品在「風琴折」形式的畫本上緩緩展開。看他的作品,有淡墨山水、有寥寥數筆勾勒成的牛羊、歸途瘦馬、竹林人家、田園風貌、崖下過帆、仙風道骨,亦有較為現代的或符合西方意趣的構圖,在留白和暈染間,每幅都饒有生趣,值得細細品味,很難想像均出自一名葡國人的手筆。
在展覽前言中,策展人寫到「透過插畫藝術獲取知識」應是本次展覽的副標題,筆者十分認同。透過觀賞研究東方道學的西方藝術家的這些作品,我們能夠重新去認識一些看似遠離我們生活卻潛藏在其中的內涵和哲學,古老文化的嶄新展示如同經過一重又一重的折射,給予觀眾重新思考和學習的機會。是次展覽自四月八日至七月三日,展出於氹仔舊城區藝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