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當天早晨醒來,伸在被子外邊的手臂,涼颼颼的,寒意滿滿。打開手機,看到女兒在群裡發了一條微信,說是「今天立冬」。似提醒群裡的家人們,氣節已變,注意保暖。
立冬,是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表示冬季的開始冬天的來臨。在傳統農耕社會,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勞作。四季所對應的分別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農事上,冬藏意味著該休養生息了。但在農村日益式微,城鎮化加速發展的當下,立冬卻與立春、立夏、立秋,似乎沒有多大的區別。暑往寒來,工作天天如是。
上午從青茂關入境澳門時,匆匆忙忙的人流裡,著裝千差萬別,有穿加厚外套的女士,有光著赤腳踏著拖鞋短褲短袖的男子。如果不是因為正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相信很多人,都會穿得更少。但新聞說,北疆的烏魯木齊,正下著創記錄的暴雪。在東北的黑龍江,多數地方都是攝氏零度以下了,哈爾濱更是負十八度。那裡的農村,平房周邊上塑膠布,外邊北風呼嘯,裡邊土坑燒得熱熱的,村民們開始了他們的貓冬生活。
在街總社區服務大樓巴士站上車時,比之前暢順許多。那些經常一早就過拱北買餸的長者們,不見了蹤影,幾個優先座椅也空在那裡。我猜想是下雨之故吧!畢竟,雨天路滑,老人家們大都寧願少吃一口,選擇呆在家裡,減少出門機率。
塔石體育館靠士多鳥拜斯大馬路一側的邊上,大排長龍,下車細看之後,發現原來是籃球愛好者們準備進場,欣賞全運會的籃球比賽。那些年輕的男男女女裡,穿短褲的比例超高,幾個維持秩序肌膚偏黑的外籍勞工,如臨大敵一般。嚴肅、緊張,眉頭緊鎖,動作生硬。總覺得有些小題大作,有些搞笑。
若翰亞美打街的紅綠燈處,有一女子在等候過馬路,身材修長,亭亭玉立,一件連肩膀都暴露無遺的短袖,緊緊的裹在身上。讓我想起那句只要風度不要溫度的俗話。瘋堂斜巷那邊,完全沒有往日的熱鬧。並不是因為立冬,而是下雨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