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不震)青茂口岸食肆的「驚喜」與「中伏」 聶風
近年不少澳門人喜歡北上覓食,常覺得那邊性價比高、服務周到——雖說不少熱門推薦確實符合這些特點,但實際走訪中,也容易遇到「中伏」的情況,尤其在通關口岸周邊,食肆好壞參差,體驗差異明顯。
青茂口岸自啟用後已逐漸成為不少澳門人的首選通關點,加上鄰近高鐵站,作為南北往來的樞紐,周邊食肆密集,亦成了很多人北上覓食的第一站。這裡既有讓人常回頭的好店,也有讓人不想再踏足的「雷區」。
其中最旺的要數「澳亞燦海南雞飯」——這家店從北山起家,搬至青茂口岸後人氣更盛,常能看到食客排隊等位,周邊不少食肆都難及它的熱度。我偶爾路過,即便沒法堂食,也會用小程式訂好外賣自取;雖說它的價格不算周邊最優,但味道和菜品選擇,絕對能排進前三。
其次會選「第九味」或「蘇曉玥」,這兩家店的麵食、小籠包、雲吞等菜品有部分相似,味道也不相伯仲,輪流嘗試正好。以前我還常吃的有「味千拉麵」這個老牌子,但長期下來味道沒太多變化,做的日式麵食反而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倒是旁邊的「老碗」會更有新意,主打陝西口味,即便要求少辣也能適應,而且不管是肉類還是素菜,水準都線上,值得一試。
不過也有些店門可羅雀,背後不是沒有原因。比如有家主打潮式滷味的店,我點過一份鵝肉飯,斬肉的員工不知是刀工不行,還是刀刃不夠鋒利,飯裡混了不少碎骨——每吃一口都要擔心是否有骨頭,味道也只是平平。光是「吃不安心」這一點,就很難讓人想再光顧。反觀其他做鹽水鴨、海南雞的店,斬肉從不會有碎骨問題;連食客「吃得放心」都考慮不到,又怎麼留得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