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檔案室)故宮博物院「太和學者」計劃搭建文明對話橋樑 迪路
故宮博物院自二零二二年啟動「太和學者」計劃以來,積極推動中外學術交流與文化互鑑,至今已資助來自全球十四個國家及地區的二十七位學者,搭建起跨越四大洲的學術橋樑。
作為港澳地區首位「太和學者」,澳門城市大學博士後趙強於今年六月赴故宮展開為期半年的研究,聚焦外銷瓷器「克拉克瓷」。他運用3D掃描、微距攝影等科技手段,將實驗室數據轉化為直觀的數字展品,致力推動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與展示。
項目同時促進國際學者深入認識中華文化。英國科學史專家古克禮(Christopher Cullen)研究清代科學儀器,並親手複製地平日晷模型,以專業而有趣的方式傳播中國科學遺產;巴基斯坦學者加尼爾走訪中國多省考察宗教遺跡,深感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故宮研究人員亦分赴海外,進行古籍、佛教藝術與文物調研,貢獻於跨文化研究。
「太和學者」不僅推動學術合作,更凝聚深厚情誼。意大利學者瓦倫蒂娜離別時手寫中文信致謝,道出許多國際學者的共同心聲:故宮既是學術殿堂,也是文明對話的溫暖紐帶。
故宮博物院透過「太和學者」計劃,持續踐行文明互鑑,讓世界看見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開放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