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國際大新聞,繼以巴衝突之後,歐洲床蝨為患,漫延東亞,又成為各大傳媒的另一熱門報道,也因此而引起本地旅遊業界關注,呼籲市民,外出旅遊時,小心謹慎,加強防範,勿讓床蝨入侵澳門。
上網查閱床蝨,釋文謂:「床蝨,又名木蝨或臭蟲,英文學名叫Bed Bugs,正確學名為溫帶臭蟲……。」也就是說,床蝨即木蝨,是同一樣生物的別名而已,乃吾輩澳門人最熟悉的,曾經「同床共枕」的臭伴兒呢。
兒時家居小區的樓宇,都是磚木結構的老舊平房,間隔房間的木板,是木蝨的理想居所,故家家戶戶,俱木蝨為患;曾見母親拆下床板,用大針挑挖木板縫隙,須臾,就有三數木蝨,落荒而逃,我即時將之消滅,並視之為遊戲,樂此不疲。
家裏的木蝨越來越多,令人不勝其擾,主婦們便選個晴天,把床板搬到街上,猛摔於地,木蝨受驚,隨地亂竄,街上的孩子聞見,隨即圍攏過來,殲滅木蝨,孩子們既以之為樂,又助了主婦們一臂之力,誠屬雙贏之事。母親說:我家大床的木板,就是因驅木蝨而被摔得支離破碎。
吾家的蝨患,非常嚴重,皮膚被咬得紅腫疙瘩,乃常見之事。一次,吾姐的臉頰,忽然出現大量疙瘩,且還與日俱增,母親遂檢查其枕被衣物,發現她的藤絲枕頭,竟變了木蝨的巢穴,母親二話不說,逕自將枕頭,拿出屋外,點火燒掉,那刻,「木蝨與火燄齊飛,臭蟲共枕頭成灰」,大量木蝨被殲,巢穴被毀;可是,因為房間的間隔木板,才是木蝨的主要巢穴,故蝨患並未稍歛,母親又噴灑木蝨水及大清潔,但收效仍是甚微。
某天,有推銷員來推銷殺蟲藥,說道只需噴灑兩次,木蝨就可以徹底消滅,蝨患永除。母親買來先試,灑遍全屋後,便遵照指示,關上門,全家撤離;數小時後,母親自己先回,她說:「甫進屋,映入眼簾的,竟是木蝨屍橫遍屋,散滿一地,間隔房間的木板周邊,木蝨更是多如細砂,數不勝數,必須出動掃帚清理。」之後,木蝨便大幅減少,稍歇,母親又再灑藥,母親說:死蝨的數量,已遠遜首次,且以細如粉末的幼木蝨為主。噴完兩次之後,吾家的木蝨,果然絕跡。而那些如斯強力的殺蟲藥,我懷疑乃DDT是也。
木蝨剿滅了。但殺蟲藥的氣味,卻叫我經久難忘。還有我那嬰兒時期,因被木蝨親吻,傷口發炎而留在手臂上的深深疤痕,就成了木蝨予我的,永不磨滅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