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雙十一」人形機器人爆單 多家企業獲億元級訂單

 【香港中通社十一月十一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黎金良)二0二五年中國「雙十一」購物節即將完結,一個意想不到的新主角已然搶佔舞台中央──人形機器人。從工業車間到家庭客廳,從政企採購清單到電商平台熱銷榜,這項曾被視為科幻概念的高端智能裝備,正以驚人的速度走入現實。近期,多家人形機器人企業相繼爆出億元級訂單,市場需求遠超預期,業界普遍認為: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已正式邁入「量產元年」。

 今年下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領域利好消息密集釋放。優必選科技先是在九月拿下全球迄今最大單筆人形機器人訂單──二點五億元(人民幣,下同);緊接著十一月初又宣佈再獲一點五九億元新單,全年累計訂單已突破芭億元。小鵬汽車近日發佈全新一代人形機器人IRON,走路如真人驚豔全球,目標二0二六年底實現規模量產。

 更令人矚目的是,科技巨頭字節跳動以月薪高達十二萬元的條件招募具身智能專家,明確聚焦人形機器人研發,彰顯其進軍決心。中國工信部亦在近期公開表示,將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迭代與產品升級,並稱其有望成為繼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後的下一代超級終端。

 過去,人形機器人主要面向B端工業場景,但今年「雙十一」,它們赫然出現在消費者眼前。京東不僅上架了多款產品,更成立「智能機器人業務部」,全面佈局這一戰略新興產業。

 人形機器人之所以能從實驗室走向市場,關鍵在於「幹活能力」的飛躍。在今年七月底舉行的二0二五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六十餘款人形機器人集中亮相,展現搬運、裝配、分揀等工業任務執行能力。優必選、樂聚、開普勒等企業的產品已進入汽車製造、電子資訊等產線,雖尚處「實習期」,但具備自主學習與任務泛化能力,轉正只是時間問題。

 隨著整機訂單爆發,上游核心零組件供應鏈亦迎來黃金窗口。數據顯示,二0二五年下半年以來,中國A股十五隻人形機器人概念股融資淨買入額超十億元,其中勝宏科技、寧德時代、北方稀土、三花智控、華工科技位居前列。前三季度淨利潤逾五億元且同比翻倍增長的企業達二十家,產業價值正加速兌現。

 「人形機器人的『iPhone時刻』已經到來。」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如此評價。在政策支持、技術突破與巨頭入場三重驅動下,這個曾被質疑「過於理想化」的領域,如今正以堅實步伐邁向商業化。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預測,今年中國人形機器人銷量有望突破一萬台,同比增長百分之一百二十五。

 當「雙十一」的購物車裡開始出現人形機器人,這不僅是消費升級的象徵,更是中國智造邁向高端化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