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環境,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適當的性教育,不僅能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性知識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更能為他們培養健康的自我形象。
工作之餘同事說起上小四的兒子最近總是問他是怎麼出來的,而同事不知道如何解釋孩子的突然發問,原來是小四的常識書上有講這些問題,而老師也讓學生回家與父母討論人之初。這件事也讓我想起我家孩子在三歲時的情景,那時市政總署(現在的市政署)在各個活動中心舉辦一些親子活動,非常受歡迎,而我就是那個每個活動都會帶孩子參加的家長。記得有一次是做一個親子手工,讓孩子剪一個男仔一個女仔的紙樣,然後給他們穿衣服,通過這個動作,告訴三歲的孩子哪個是私隱部位,不能給其他人看更不能摸等等。現在想來,這就是性教育的社區啟蒙,不僅教孩子也教家長,受益匪淺。
如何在家庭中實施有效的性教育的確有難以啟齒的心理關,但只要將性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因應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作出適當的調整,靈活教育,就不難的。
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父母可以從認識身體部位和個人衛生等基礎知識着手,引導他們學習保護自己的私人部位,欣賞及接納自己的性別。到小學階段的孩子則要學習與同性和異性相處,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和身體界線。對於青春期的青少年,除了要幫助他們了解青春期發育引起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更要開始認識健康的戀愛關係、親密行為與界線、色情文化的禍害等較深入的主題。如常常看到新聞說青少年裸聊被騙,或與同齡人嘗試禁果等。這些都是不容家長忽視的。
適齡的性教育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自身的生理變化。為了讓家中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帶孩子在圖書館看相關書籍,也買了兩本關於小女生與小男生的身體成長書讓在書架上,孩子翻的機會不多,但也讓孩子知道,想找答案可以從書中找。
雖然這個世界已成了網絡世界,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很多疑問和困惑都可以上網搜索,但對於小學或以下的孩子,發出奇特的問題或意見,父母需要尊重他們的看法,鼓勵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疑問。父母毋須一次性地向孩子灌輸過多資訊,而是要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從簡單的基礎知識開始,逐步深化,然後才討論較複雜的主題。
在進行家庭性教育時,可以與孩子一起閱讀相關書籍或觀看影片,確保孩子獲取正確的性知識。如二零二四年澳門教青局就出了一本《性教育家長小冊子》,可閱可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