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總是不宣而至。它或許是被哪一陣夜雨悄然挾來,抑或是乘着哪一片轉涼的雲,輕輕擱在了樹梢。當人們還在與白晝的暑氣糾纏時,它已悄悄在欒樹的枝頭,調好了告別盛夏的第一抹胭脂。
與欒樹最初的相遇,要追溯到十年前。也是在這樣的夏末秋初時節,在石泉濱江公園,我漫步進入了一條由不知名的樹木搭就的天然長廊。兩排樹高大、勻稱,枝丫在空中溫柔相觸,如同列隊牽手的青蔥少年,撐開一片綿延數十米的濃蔭。廊下地面,正鋪就一路絢爛花毯——密密匝匝的落花,細如米粒,巧如珠貝。每一朵,都由四片鵝黃的花瓣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星淡紫色的花蕊,形成一個小小的圓錐體,它們散落在路面上,明亮而歡快,清新又調皮。陽光被頭頂稠密的枝葉篩過,漏下的是晃動着的金光,偶爾有幾縷執著的,便如一根根柔中帶剛的金線,直直地插入大地,彷彿成了連通天地的神秘信號。那一刻,我彷彿置身於真實而又虛幻的浪漫中,這偉岸的樹幹與這精巧的溫柔,竟融合得如此完美。查詢得知,此為欒樹,早有史鐵生讓它聲名遠播。只是,於我,在石泉,算是初相識。
自此,每每夏秋,我最喜歡來此散步。但時光湍急,步履匆匆,後來幾年,慢慢淡忘。
直到今年仲秋,我的目光才再次被它們牢牢捕獲。濱江公園裏的欒樹,已出落得愈發挺拔雍容,樹冠如雲,其高度正好與河堤上的濱江大道齊平。而最奪目的,是那滿樹的果實,那是由三片薄膜合圍成的羽狀菱形體,一簇簇,一團團,起初是淡淡的綠,如今已暈染成酣醉的橙紅。它們像無數盞被集體點亮的小燈籠,在枝頭舉辦着一場盛大而靜默的光明慶典;又像一串串調至低音量的風鈴,在風裏演奏着只有目光才能聽見的秋之奏鳴曲。它們就那樣華美地、沉靜地被枝椏高高托舉,照亮了樹,也照亮了整個季節。
這樹好壯觀,這景好醉人,真真是自然界的饋贈啊!我被這壯觀的景象深深震撼!於是心想,等有空,等有好心情,等有靈感時,我一定要寫點文字,為這美景鐫刻下屬於我的儀式感。
日子一週一週地滑走,欒樹以似乎是靜止的狀態悄無聲息地生長着,果實也很爭氣地長久掛在樹上,間或還有一些如星星般眨着眼睛的欒花穿插其中(欒樹是難得的花果同期植物)。我的筆卻還在蛛網、塵埃中沉睡,我的「靈感」卻還未到來。只是,只是,我的朋友圈出現了讚美欒樹的圖文,緊接着視頻裏有人拍攝,推文裏有人發送,再然後,欒樹美爆了我常瀏覽的媒體平臺的角角落落。
我忽然有些恍惚,究竟是,這個秋天,欒樹美得太過用力、美過一切時日,擦亮了大眾的眼睛?還是喜愛這種美的情愫,像酵母一樣被秋風鋪天蓋地地吹送至人們的心房?亦或是,這美景美物已在天地間濃縮成一個繭,形成網絡時代的繭房效應,嚴實地罩上了我的心頭?
無論如何思考,我知道都沒有確定答案,那就不再為不確定的事物浪費時間吧。走出門去,去石泉的濱江公園,與真切的美景來一場不期而遇的重逢;與欒樹來一場凝神會話,或許一切有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