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十月二十四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譚暢)當前世界地緣政治局勢多變,香港致力破局,求新求變。二十四日,「灼見名家」傳媒在香港舉行周年論壇暨十一周年慶典,以「國際新形勢下香港如何轉型」為主題,邀請多位專家從特區管治、經濟發展、產業結構三方面,剖析香港如何轉型。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開幕禮上視像致辭指,香港轉型,有新引擎、有新賽道、會把握機遇、會鞏固優勢。香港是享譽全球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亦是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這些亮麗成果,都是轉型發展的重要資產。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致辭表示,香港經歷了數年經濟不景氣,今年稍為喘定;近年世界地緣政治複雜多變,讓香港人上了寶貴一課,認清強項及不足,迅速回應。香港過去賴以成功的方程式已不靈,必須轉變。
資深大律師、香港證監會前主席及中國證監會前首席顧問梁定邦談及香港具備的優勢,但也點出香港面對的主要挑戰,包括新加坡外匯交易量增長、迪拜金融公司數量增加帶來的競爭。他提出香港十一大支柱創新框架,要在數字金融與央行數字貨幣領導力、大灣區一體化等方面,提升應對地緣政治衝擊的韌性。
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談及公務員培訓也要創新轉型。她指,近年來科技飛速發展,影響辦公方式,新世代對生活、工作的看法已有所不同,尋找人才也迎來不少挑戰。公務員培訓方式也應轉型,注重給同事開拓視野、傳授經驗或新思想。
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探討了香港低空經濟的智能融合基建發展。他指,低空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想象空間,要想發展低空經濟,需像地面經濟一樣「先修路」,「安全至上」是最重要的一點。低空經濟還需要有應用場景及應用推廣,以政府為主,發展技術。他亦指,低空經濟的發展對香港來說是一個巨大機會,香港在該領域的優勢之一是空域的相關管治權利。
「灼見名家」周年論壇是香港政商學界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之一,每年舉辦一次,匯聚各界專業人士與團體。
【香港中通社十月二十四日電】(記者譚暢)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二十四日在「灼見名家」論壇視頻致辭時指,香港須化挑戰為機遇,於變局中開新局。
李家超表示,當前環球格局風雲變幻,地緣政治陰霾密布。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必須化挑戰為機遇、於變局中開新局。今日的香港,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節點。改革、轉型,正是邁向經濟更強大的必經之路。
李家超表示,北部都會區幅員廣闊,區位優勢獨特,發展潛力巨大,是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特區政府定必全力以赴,搶佔先機。新賽道方面,李家超指,特區政府致力促進產業結構轉型,亦會積極招商引資,制訂優惠政策包,吸引高增值產業、高潛力企業落戶香港。
李家超說,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發展的最大機遇;香港成立了中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吸引和服務內地企業經香港出海,在港設立財資中心和區域總部,共創商機、共享繁榮。
鞏固優勢方面,他表示,政府會全力發揮香港制度優勢,鞏固國際中心地位,加速發展新增長點,包括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建設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建立通達內陸的「鐵海陸江」立體聯運體系,拓展貨源和內地廣大的市場;加速擴展航空版圖,並加強香港法律服務,深化調解文化。
「時局在變,機遇在前。」李家超指,香港經歷多次轉型成功,深信只要團結一致,改革創新,香港定能續創高峰,譜寫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