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紙上描繪的線名為線條,線條是寫字的基礎,但多表現在圖畫中,兒童喜歡在紙上用筆劃線,可能畫出是直線,也可能畫出曲線和折線,就是我們常說的塗鴉,兒童步入繪畫世界的主要是從描繪開始。
將線條化為引路的神奇魔法,來引導小朋友感受藝術的魅力與創意的無限,並從中發掘生活中那些細微卻美好的瞬間。
日前(展期已結束)在澳門文化中心一樓平台舉辦的《線條魔法:塞吉•布洛克的繪本遊樂園》展覽,法國視覺藝術家塞吉•布洛克(Serge Bloch)是當代著名插畫家和童書作者。他擅長用燈泡、石頭等日常物品,結合簡潔的線條,創造出幽默的獨具現代風格的作品,其代表作有繪本《我等待》《打架的藝術》《我愛幼兒園》等。
塞吉的線條可以帶來快樂,展覽以個人特色的立方裝置,用歡樂傳遞給觀眾,讓參觀者輕鬆地感受到他獨有的風趣與幽默。
塞吉的線條是可以講故事的,他在繪本上的作品中所描繪的線條世界,能觸動心靈的震撼。他的作品看似稚嫩,人物通常是簡單的線條,然而卻蘊涵着人生的命題,比如《我等待》勾勒生命的生老病死,《小線條大故事》中的生命與夢想,又或者《打架的藝術》探討孩童社交規則與邊界,生動有趣的解決矛盾的策略。而《當我們老去的時候》傳遞對長者的理解與關懷,作品以洗練筆觸傳遞生活哲學,為家長提供與孩子共同成長,思考人生課題的契機。
在故事中作者像是一個不斷向大人提問的奇怪小孩,又像是一個帶領孩童在嬉戲中探索現實世界的大哥哥,能讓讀者在簡單的笑聲中思考生活原是不簡單的事。
塞吉用線條代表他的工具或是語言,作者透過作品和觀眾聊天和遊戲,當參觀者走進他的線條世界,然後會心大笑!
《我等待》以此書為藍本,用線條創造一個溫暖的家,將人物與故事裝進線條空間,等待觀眾去探索。順着繪本呈現出一個人從小到大,再到暮年的種種場景,在小時候是孩子等待父母回家的心切,長大後偶遇愛情的喜悅,初為人父人母的擔當,人在生病時的痛楚以及親人離去的悲痛。
用紅色繪畫的長線,塞吉編織了人生旅程的動人故事。這條線是象徵着夫妻之間的情感紐帶,亦是一縷陰鬱日子裡的色彩,是她髮間的蝴蝶結,是揮別時的依依不捨。它推拉着、纏繞着、繃緊着的情感,它被擁抱並固定,它被拽動和撕裂,最終鬆開又在連接……
這種簡單的黑色和紅色線條,繪製出所有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和普通生活的核心,是喜悅和悲傷。這個簡約而精湛的空間,既深刻又溫暖且充滿智慧。
塞吉的《鳥人》漫畫集,是關於法國事實新聞漫畫的集錦。在這本漫畫集中,都市裡的人們都長着鳥一樣的喙,他們的表情木訥而忙碌。這些生動的形象既是對現代都市生活的隱喻,也反映了塞吉獨特的藝術視角和創作理念。
走進「鳥人澡堂」不論是牆壁,天花板或地板上都佈滿了鳥人的形象,「鳥人」形象不僅特色鮮明,而且充滿了幽默和諷刺,他們目無表情但行色匆匆,就算浴缸裡有美人魚也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在這個奇幻的鳥人澡堂裡,讓我們一同扮演美人魚獨自的美麗。
垂直線帶出那種莊嚴穩定的感覺,水平線的安静和平穩中帶點蕭條,從展覽的線條中認識到,直線能帶出有力的剛直感。相反曲線或「S」形的線條帶來優美輕快的流動和有律動的喜悅,兩種絕不相同的感覺。還有粗線有粗曠厚實或穩重可靠的視覺效果,細線則能感覺到銳利或靈巧感。
「線條魔法:塞吉‧布洛克的繪本遊樂園」塞吉的童趣世界,以生動線條與豐富色彩,為參觀者打造出充滿天真與自由的遊樂空間。在這個融合展覽與教育元素的創意樂園,引導小朋友感受藝術的魅力與創意,並發掘生活中那些細微卻美好的瞬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