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機器人煥發新活力

 【中新社瀋陽10月18日電】(中新社記者韓宏)在2025瀋陽機器人大會現場,一台仿生五指靈巧手正與觀眾猜拳,其高度還原人類手指的精細動作引來陣陣驚嘆;不遠處,另一位智能機器人「書法家」懸腕運筆,在宣紙上寫下「福」字。曾創造新中國工業史上多個「第一」的瀋陽,如今正藉助機器人技術煥發新生。

 10月16日至18日舉辦的2025瀋陽機器人大會,匯聚了來自8個國家的400餘位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等。展區內,中國首台光子計數CT、輪式人形機器人、雙臂協作機器人等集中亮相,展現了機器人技術在工業、醫療、服務等多領域的深度融合與創新應用。

 工業場景中的機器人,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自主性與精準性。現場展示的一台全自主工業巡檢無人機,突破了傳統工業場景的限制。據睿戈智能科技(瀋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閆政介紹,這款無人機專門針對室內變電站、選煤廠等衛星拒止場景的日常巡檢和盤點任務,實現了複雜工業環境下的全天候作業需求。

 與此同時,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發的仿生五指靈巧手,憑藉指尖壓力傳感器和柔順運動控制技術適配汽車產線裝配等多種場景,不斷拓寬精細操作的邊界。

 在服務領域,機器人的自主性同樣在快速延伸。展區一角,一台雙機械臂機器人正嫻熟地調製咖啡,僅用100秒,一杯拉花精美的拿鐵便被送至觀眾手中。瀋陽摩通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的這台機器人被稱為拉花大師B系列,引來眾多觀眾駐足。該公司副總經理齊科宇表示,這款產品目前已進入歐美市場,並應用於茶飲、冰淇淋等多個零售場景。

 機器人技術的進步不僅體現在功能提升上,更表現在交互能力的突破。「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展區內,遼寧新次元人形機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孔子為原型打造的仿生人形機器人正在與觀眾互動。當觀眾提出想聽詩文的請求時,機器人立即回應。該公司表示,這項技術可拓展至歷史人物的數字化再現,為文旅和教育領域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從執行指令到主動協作,機器人技術正展現出更廣闊的應用前景。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機器人「書法家」將協作機器人與AI技術深度融合,操作者通過語音識別即可獲得個性化的書法作品。

 此外,現場展出的輪式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等創新產品,進一步彰顯了瀋陽在機器人多元化應用方面的技術積累。香港大學教授、新興技術研究所所長席寧認為,瀋陽豐富的工業場景為機器人技術提供了試驗場。據悉,本次大會共促成59個項目實現簽約,多項創新成果將加速推向市場。

 從工廠到咖啡店,從文化傳承到日常生活,機器人技術正在瀋陽這座工業城市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