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台北10月18日電】(記者齊湘輝、周文其)中國國民黨18日舉行黨主席選舉,候選人鄭麗文獲得65122票,得票率為50.15%,當選新任黨主席。
當天的投票從上午8時開始,下午4時截止。據國民黨中央當晚公佈的計票結果,此次選舉有投票資格黨員約33萬人,投票率為39.46%。其他5名候選人的得票數依序為:郝龍斌46551票,羅智強13504票,張亞中2486票,卓伯源1944票,蔡志弘260票。
【香港中通社10月18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鄭竣凱)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18日舉行投票。國民黨副主席、選監小組召集人連勝文晚間在中央黨部宣佈,候選人鄭麗文以最高票數,當選新任國民黨主席。
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有6人參與角逐,包括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國大代表」蔡志弘、立委羅智強、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前立委鄭麗文、前彰化縣長卓伯源。
鄭麗文當晚前往國民黨中央黨部,向支持者表示感謝。鄭麗文強調,自己擔任黨主席,會帶領國民黨變得更強,不只為全體黨員努力,更要為全台灣民眾努力,讓所有人平安,並能夠追逐夢想。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恭喜鄭麗文當選新任黨主席,祈願在新任主席帶領下,國民黨黨運昌隆,黨務順利。台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向鄭麗文表示祝賀,並再次提出「聯合政府」理念,期待未來藍白兩黨在政策與理念上深化交流。
當天開票過程中,鄭麗文一路領先,並逐步拉開與第二名郝龍斌的差距,至晚間約7時30分,鄭麗文獲得超過60000票,佔所開票數超過一半;郝龍斌以約4.2萬票居次。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潘兆民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國民黨內形成的濃厚「世代交替」氛圍,以及鄭麗文長時間佈局與從容的準備,是她當選的重要原因。
選舉投票前,郝龍斌獲得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等多位藍營地方諸侯以及立委的力挺,也有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前台中市長胡志強等人的支持,最終卻以約2萬票的差距輸給鄭麗文。
分析原因,潘兆民認為,黨內基層已經深刻認識到,若再不進行世代交替改革,國民黨可能變成永遠的在野黨,因此給了鄭麗文一個機會;由於長期佈局與準備,鄭麗文獲得黃復興黨部、地方民代與派系的支持,也為其當選築下堅實基礎。
「鄭麗文可以說是一位非典型的國民黨主席」,潘兆民進一步指,曾經在民進黨的經歷,讓鄭麗文擁有很強的戰鬥力,相較於代表國民黨內傳統、穩定力量的郝龍斌,鄭麗文更願意深入了解年輕人,也更能夠吸引到年輕人的青睞。
鄭麗文過去曾代表民進黨當選「國大代表」,2000年後因與民進黨理念分歧,最終在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邀請下,於2005年加入國民黨。對於民進黨的「台獨」理念,鄭麗文表示「後來發現是騙局一場、笑話一則」。此次選舉中,她旗幟鮮明地堅持「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
兩岸政見是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的關鍵,鄭麗文強調,兩岸要和解、要合作,台灣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大力推動兩岸交流對話,大陸對台灣人而言是機遇,台灣人更要自豪喊出「我是中國人」。
潘兆民認為,相較於最大對手郝龍斌承襲國民黨老派親西方的戰略,鄭麗文更加親近大陸,可能有更深入的親陸作為;目前台灣「疑美論」高漲,操作「仇中、反中」也不如以往有效,這樣的氛圍或許將有利於鄭麗文兩岸路線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