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表極簡、血糖友好、低卡路里、輕負擔……「低GI」(含可利用碳水化合物且血糖生成指數≤55)輕食漸漸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
第11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10月17日正在南京舉行。從上班族青睞的飽腹感燕麥酸奶、果泥酸奶,到年輕寶媽看中的無添加劑嬰幼兒零食,新品試吃展台前人流熙攘。
中新社記者看到,買食品前先看配料表、用手機搜索配料成分,成為很多消費者的習慣性動作,「有機」「綠色」「健康」是年輕食客和中外展商之間溝通的高頻詞。
安徽三隻松鼠甄養飲品有限公司渠道經理宋佳林告訴記者,雖然公司的傳統飲料仍佔產品線較大比重,但從市場表現來看,配料表乾淨、健康好喝的飲料越來越受消費者的喜愛。
「健康品質、情緒價值、社交屬性,都是影響年輕消費者下單的因素。」叮咚買菜副總裁張奕觀察到,由於控糖用戶對主食類產品豐富度需求增加,配料乾淨、「低GI」、一人輕食等類型的產品成為朋友圈社交「硬通貨」,成為平台銷量榜「黑馬」。今年上半年,平台帶有「配料乾淨」標籤的商品銷售額突破5億元(人民幣,下同),「低GI」商品銷售額攀升至6000萬元。
與代餐、果蔬、沙律等相比,如今輕食概念逐漸泛化,針對高蛋白、低糖、低鹽、低脂食品的需求持續增長,品質消費熱從肉蛋奶、海鮮等生鮮品類,蔓延至零食、烘焙等全食品品類。據歐睿國際發佈的《「數」讀輕食產業的確定性增長機會》報告,2023年中國代餐輕食市場規模超過1600億元,預計此後數年年均增速達30%。
從「面子消費」到「里子消費」,消費者偏好的變化,將帶動食品行業產銷廠商的轉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消費品工業研究所食品與生物製造研究室主任王旭認為,工業化生產將轉變為互動式設計、訂單化生產:消費大數據將驅動食品產業設計迭代,AI技術將輔助營養食品創製,實現食品關鍵風味指標挖掘、品質智能化調控、個性口味研製定製;食品廠商將依託物聯網、區塊鏈打造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進行小批量、多品種的柔性排產,推動生產製造向服務化延伸。◇(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