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的食梨良方

 梨生者性涼,善於清熱降火;熟者性平,功在生津滋陰。如《本草通玄》中所說:「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所以凡屬熱病,生者為佳;用於滋陰,熟者為優。

 下面就來看看食梨有哪些良方︰

 一、痰火咳嗽者

 將梨削去頂尖,成一蓋形,挖去核仁,加納川貝粉一錢,少加冰糖,將梨蓋簽上,以隔水燉熟,連吃數個即癒。

 二、傷風感冒之後,常貽痰咳不癒者

 可用川貝二錢,桔梗二錢,杏仁五錢,胖大海一錢,與梨同煮,服之可止。

 三、咽喉乾澀,聲音不揚者

 天氣亢燥,體質火旺液燥之人,易生喉炎,咽喉乾澀,聲音不揚,經常歌唱的人常易患此:可用梨汁一杯每日飲之,對咽喉有清火潤燥之功,其甚者可加木蝴蝶二錢,胖大海五錢,冬瓜子三錢,蟬衣三錢,冰糖少許,煮服飲之,極能使發音復常,喉頭滋潤。

 四、嗜食肥甘厚味

 平日食煎炒炙煿醇酒厚味太過,每令人內腑蘊熱,發生瘡瘍、糖尿等疾,最宜常啖生梨數枚,藉以解除熱毒。古稱梨者利也,善解食毒,癰瘡發背,食梨可以治療。胃熱液燥者,梨與麥冬、石斛、天花粉等同煮,可以生津滋燥。

 五、小童雜食太多,胃腸積熱

 積熱則生痰,喉嚨不時有痰聲,額部又常生小瘡癤,食梨或飲梨汁,可清理胃腸熱滯,使大小便流暢,痰熱自能消除。

 六、食道咽喉部病患障礙

 此病致水入即吐,難以咽下。可用梨子磨汁,混合幾滴生薑汁,頻頻逐少給病患飲用,自可解除障礙。

 注意飲食禁忌︰

 1.梨屬性涼多汁水果,凡脾虛便溏、慢性腸炎、胃寒病、風寒感冒咳嗽者勿食;孕婦產後以及女子月經期間,尤其是有寒性痛經的女性,勿食生梨為妥;糖尿病人也理當少食勿食為好。

 2.梨性涼,專治痰黃黏稠難出之咳嗽,若為寒痰咳嗽,痰多色清如泡沬狀,則不宜食用,食之反而容易加重病情。

 3.上述病症,調理之法,可飲鮮梨汁。但要留意,如身體虛弱,尤其是脾腎衰弱者,或病後調理期中,將梨燉熟食用較安全,梨汁亦宜燉熟飲用。◇

 (資料來源︰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