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留言)秋季校運會 陳青青
按常理,每間中小學校,每學年(包括上學期和下學期)都會舉辦一次為期兩至三天的運動會。作為學校的盛事之一,肯定鄭重其事,不失隆重與熱鬧。
因為僅是自己學校辦會,運動員都是學生自己報名和班級選拔相結合,教師則做裁判員,沒有外人參與,故又簡稱為校運會。校運會都是同校學生之間競賽,班級與班級之間比總分,競爭相對溫和。
又因為秋季雨水少,天氣相對涼爽,加上多數學校以室外操場為主,所以絕大多數學校,都選擇在每年秋季的時候辦校運會。甚至很多學樣連運動會的名稱都加上「秋季」二字,例如「某某學校二零二五年秋季運動會」。也有少數學校,因種種原因,在秋季時未能及時舉辦運動會,就只能挪到春季再辦。
凡學校的運動會,項目都不多,遠不如全運會或者奧林匹克運動會那樣龐大和複雜。一般只有田賽和徑賽兩大類,所以,學校的運動會,又都被稱之為田徑運動會。田賽是以高度或遠度來計算成績,包括跳躍類,如跳高、跳遠等;還有投擲類,如鉛球、鐵餅、標槍等。徑賽則以時間計算成績,包括短跑、長跑、中長跑、跨欄、接力等。
而澳門的中小學校,主要因場地的原因,即便舉辦田徑運動會,可能都是刪減版或者叫縮微版。很難如同內地的中小學那般,辦諸多賽事。內地的中小學校,大都有四百米長的標準跑道,甚至還有標準的足球場。這些,澳門是無法比擬。澳門的學生,如若要想在體育賽事上出類拔萃,首先面臨訓練場地的欠缺,這可是先天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