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多面睇)淺談新冠肺炎期間對兒童發展的影響(上) 發宗
新冠肺炎自二O二O年起席捲全球,居家隔離、在家工作、學校停課、配戴口罩、減少社交活動等,大多數家庭為了防疫整個生活方式發生了巨變。除了成人要重新適應疫情生活,其實對於正處於發展關鍵期的嬰幼兒與兒童,也可能會帶來深遠影響。
就此,有些國家便對在疫情期間正處於成長階段為幼兒或兒童的年齡層作出針對他們整體發展的研究,拉丁美洲的研究結果顯示:「疫情期間的兒童在精細動作方面有部分落後」。而哥倫比亞大學與布朗大學的研究亦指出:「在疫情時期出生與成長的O至三歲兒童在粗大動作、精細動作、社交、語言、認知等方面表現普遍較差。」
其他如社交與語言發展上,可能因為當時常常需要配戴口罩、保持距離、社交隔離,故孩子缺乏與同齡人、非家庭成員互動的機會。甚至有些孩子會出現社交情緒發展遲緩、不會與同學互動或開口講話的情況。
再來是感覺統合失調與行為表現異常,這是因為孩子長期缺乏戶外活動來刺激前庭,如孩子很少有機會到公園跑跳、爬行、盪鞦韆等活動從而缺少來本體覺刺激所導致。而在疫情期間,孩子正因為需要這些刺激但又因隔離政策無處可讓他們經驗,導致孩子可能出現「感覺尋求行為」,只能在家裡亂跳亂跑來滿足這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