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門介紹應對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工作 預防工作圍繞四方面展開

 【專訪】衛生局與市政署昨日介紹應對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的工作。

 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主任梁亦好表示,目前本澳今年(二0二五年)錄得一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登革熱方面,今年錄得一宗本地個案,八宗輸入個案;去年則錄得九宗本地登革熱個案,卅九宗輸入個案。

 針對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當局工作主要圍繞四方面,分別是加強巡查孳生源;緊急化學滅蚊;到個案附近周邊逐家逐戶了解,盡早發現有否相同病例患者;加強宣傳教育。

 梁亦好強調,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均是可防可控的傳染病,杜絕蚊蟲孳生是最有效措施。政府聯動社團和動員社區巡查和清理高風險場所的孳生源,截至六月,已巡查全澳各區共七千四百多次,每月常規滅蚊則針對全澳約一百四十個衛生黑點,開展一千二百二十次化學滅蚊工作,並於各區設置十一個「社區預防登革熱宣傳推廣站」。

 梁亦好表示,近期鄰近地區的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個案較多,加上颱風過後室外容器易產生大量積水,有利蚊蟲孳生,暑假期間本澳居民外遊、來澳旅客增多等因素,澳門面臨較高的個案傳入風險。但強調目前本地傳播風險可控,若市民出現發熱、關節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同時呼籲市民在高風險期間,配合政府做好防蚊措施,共同防控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等蚊媒傳播疾病。

 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的傳播方式及防控措施相同,都是通過白紋伊蚊或埃及伊蚊傳播,不會直接在人際間傳播。

 衛生局接獲一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報告

 又訊:衛生局昨日接獲一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報告,列為本澳今年第二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

 患者是卅三歲女性,旅客,居住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七月廿一日中午入境澳門,同日下午出現發熱和皮疹,即日前往鏡湖醫院就診;廿二日經公共衛生化驗所檢測證實感染基孔肯雅熱病毒。患者目前病情穩定,其同住及同行人士暫無不適。

 根據患者的旅遊史、出現症狀的時間及實驗室檢測的結果,該患者被確診為本澳今年第二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衛生局將派員到其所入住的地點及曾在本澳活動地點附近進行孳生源巡查,加強清除周圍環境的積水,並根據實際情況安排防範性滅蚊。

 衛生局呼籲居民應加強注意防範並做好「防蚊三招」,共同防控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播疾病:

 防止家居「孳生」蚊子,注意定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

 防止蚊子「進入」室內,家中可使用紗窗、蚊帳或開冷氣等措施,減少被蚊叮咬機會;

 防止戶外蚊子「叮咬」,在戶外活動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並在皮膚暴露地方或衣服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

 如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熱線二八七0 0八00或瀏覽傳染病網頁http://www.ssm.gov.mo/c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