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假冒支付寶及微信客服來電 勿信對方訛稱「資金或餘額保險到期」

 【特訊】近日,司法警察局接獲多名市民檢舉,報稱收到冒充支付寶或微信「客服人員」來電後遭遇詐騙。截至目前,已超逾四十六名市民誤墮上述「假冒客服人員」騙局,合共損失逾二百六十一萬澳門元,損失金額由一千至五十萬不等。

 案情顯示,騙徒致電事主自稱支付寶或微信的客服人員,並以普通話表示事主的資金(或餘額)安全保險已逾期,將被收取大額費用,當事主要求取銷相關保險,電話便會被轉駁到假冒其他金融機構的「客服」,並以替事主辦理取銷手續為由要求事主配合一系列操作,伺機詐騙事主金錢,手法五花八門,當中包括:

 要求事主透過WhatsApp進行視頻通話,並打開「分享螢幕」功能,在同屏模式下誘導事主登入銀行帳戶,藉以窺探事主密碼,隨即轉走存款。

 要求事主提供本地及內地銀行帳戶資料及結餘作核對,以掌握事主存款狀況。

 要求事主進行多次匯款以驗證帳戶狀態,並聲稱完成驗證將會原路退還,起初事主進行小額匯款後確實收到退款,以此誘騙事主進行大額匯款。

 要求事主提供信用卡資料以驗證帳戶狀態,並以此盜用事主卡資料進行非授權大額交易。

 要求事主登入假冒金融機構的釣魚網站以驗證帳戶狀態,並以此盜用事主帳戶及轉走資金。

 要求事主轉帳或購買虛擬貨幣轉帳到指定的虛擬貨幣錢包。

 根據本局調查及市民提供之線索,有跡象顯示騙徒冒認越來越多機構的客服人員,而且即使事主掛斷電話,騙徒仍會堅持不斷致電事主,企圖迫使事主就範。

 針對上述情況,司警局已分別向支付寶及微信官方確認,用戶在使用上述平台帳戶時已自動免費提供相關服務及保障,毋需自行申請、支付任何費用或額外續保。

 司警局反詐騙協調中心呼籲市民:

 任何聲稱因「存款保障服務」逾期而需支付保費的要求均屬虛構。

 切勿輕易遵從任何電話或線上客服的要求進行轉帳匯款操作、透露個人、銀行帳戶或信用卡資料,應循官方渠道核實。

 切勿隨意與任何陌生人士進行視頻通話、共享屏幕,免被騙徒窺視及盜取訊息。

 如有懷疑,可使用司警局的「反詐程式」查核風險指數、上報可疑涉詐訊息,或致電防詐騙查詢熱線八八零零七七七七或報案熱線九九三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