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炳強:香港仍面對四大國安風險 須在情報和執法續下功夫

 【香港中通社三月三十一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明臻)「雖然香港現在整體平靜,但仍不能掉以輕心,想危害香港和國家安全的人每日都存在,香港仍面對四大國安風險。」

 四月十五日將迎來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亦是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一周年。

 除了一如既往舉辦莊嚴的升旗儀式和紀律部隊會操,鄧炳強介紹,會做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特別展覽,通過機械人講解帶領訪客理解教育日的歷史背景和意義;并會舉辦增加青少年對國安認識的全港中小學國家安全問答比賽;以及推出國安漫畫同動畫,提醒作為普通市民有甚麼需要留意。

 四月十五日後,全港十八區會繼續推廣國家安全的活動,直至六月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又會有新一輪宣傳國家安全的活動。

 維護國安相關法例相繼推出,政府不斷提升市民國安認識下,香港社會現狀如何?

 鄧炳強指出,面對國際形勢,香港仍有四大風險。外部勢力仍通過抹黑和制裁妄圖危害國家安全;不斷有軟對抗形式挑動市民對香港特區政府和中央的憎恨;潛逃者在外國提倡「港獨」繼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行為;以及本土恐怖主義存在,時有發生個別人士仍想用爆炸品危害社會安全,但警方都能及時將恐怖份子在行動前捕獲。

 「必須在情報和執法方面繼續下工夫。」鄧炳強提出應對四大風險的重點。

 香港警務處國安處舉報熱線至今已收近九十萬國家安全相關資訊;國安法生效後,已拘捕約三百二十個人,檢控逾一百八十人,已有一百六十人被定罪。

 除了執法及情報,鄧炳強提到,還要進一步完善法律,如改善社工注?條例、就工會相關條例加入國安元素等。「當然,市民覺醒亦非常重要,政府會做大量社會及學校宣傳推廣,令市民知道國安風險并非遙不可及,可以盡最基本的責任就是留意並舉報。」

 香港少數族裔人口約佔本地總人口的8百分之,鄧炳強提到,政府會就不同語言或文化做相應宣傳推廣。警隊的「寶石計劃」、「喜馬拉雅計劃」等為少數族裔朋友提供國家安全培訓、全港中小學國安問答比賽亦增非華語比賽、少數族裔也會和香港青少年一起去內地參訪,鼓勵他們進一步理解國家安全。

 除了維護國安,鄧炳強還強調,紀律部隊的重要責任還包括防罪滅罪、增加香港市民幸福感、利商便民等方向,都是保安局同轄下執法部門的重要工作。

 【香港中通社三月三十一日電】(記者 張明臻)今年是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也迎來《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頒佈實施一周年。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接受香港中通社等媒體訪問時表示,二0一九年至今,從由亂到治,到由治及興,市民現時已覺得有責任維護國家安全,他看到這幾年的轉變感受頗深。

 「二0一九年我在警隊服務時,親身在現場、在街道,看到危害國家安全的『港版顏色革命』對社會的危害,包括扔氣油彈傷害無辜市民、店舖被打爛、放火燒隧道入口、交通大癱瘓、沒人敢開門做生意,當時市民都不敢出門。」鄧炳強曾於二0一九年至二0二一年任警務處處長,回憶起那時的混亂,他仍面露不忍。

 後來他到保安局,隨著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相繼頒佈實施。他看到這幾年社會的轉變,整個過程由亂到治,由治及興。

 「市民由最初不相信有國家安全,到現在已經知道並覺得有責任去維護國家安全,認識到很多外部勢力或不想香港好的人每日挑撥。」他既覺珍惜,又覺開心感動,希望市民珍惜現在香港得來不易的平穩。

 當中,他感受最深就是去年第二十三條立法過程中,保安局同律政司等部門的奮力、不眠不休,在立法會支持下,作出好多深入的討論,然後推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令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同執行機制,能夠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