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關於修訂〈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將於下月一日起正式實施,國家商務部與澳門區政府合辦宣講會,深化業界對有關內容的理解,讓澳門各界充份用好國家優惠政策。
宣講會昨日上午十時在旅遊塔會議娛樂中心舉行,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商務部台港澳司司長樊世杰、多個政府部門、協會、商會及工商界等逾三百人出席。同場設有專題探討和解答業界關注的提問,協助業界加深了解CEPA優惠措施,更好掌握內地政策法規的最新動向,充份用好國家優惠政策。
戴建業致詞時表示,有關《修訂協議二》去年十月簽署,下月一日起正式實施。內容包含很多亮點,例如進一步降低了澳門服務提供者的准入門檻,取銷了在澳門從事實質性經營三年的年限要求;支持在粵港澳大灣區試點城市註册的澳資企業選擇使用澳門法律為合同適用法,為澳門法律專業人士創造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增加了高新科技、金融服務、視聽文化等服務領域的開放措施。也為建築工程、會計、醫療、教育等專業人士到內地發展提供了更多便利。
他指出,這完全體現了內地對澳門的開放程度持續擴大,是國家在新時代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具體實踐,也是助力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項重要舉措。特區政府將加強宣傳,多渠道推廣、用好用足包括CEPA在內的各項中央惠澳措施,加快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共同推動服務貿易的高質量發展,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澳門作用。
樊世杰致詞稱,自CEPA正式實施以來,始終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以制度型開放為引領,對澳門不斷放寬市場准入限制,加強兩地規則銜接,推動經貿合作邁上新台階。今輪《CEPA服務貿易協議》修訂在開放幅度、制度創新和規則對接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商務部將與特區政府一道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支持澳門不斷開創「一國兩制」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局長邱潤華回顧由CEPA實施至去年,局方共發出八千八百三十三份原產地證書,出口總金額十五億澳門元,節省近一億澳門元稅款。服務貿易方面,已向九十七間企業發出八百八十四張澳門服務提供者證明書,相信《修訂協議二》在粵港澳大灣區推出的先行先試措施,能夠對本澳業界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有仲裁中心和科技業界都認為修訂後,有助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為澳資企業在內地,特別是在大灣區提供一個廣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