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奕龍稱澳門醫療衛生範疇 未來有三個方向平衡發展

 【專訪】衛生局為慶祝仁伯爵綜合醫院成立一百五十周年,昨日假文化中心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仁伯爵綜合醫院一百五十周年慶典暨第一屆澳門醫學論壇」的開幕式,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表示,本澳醫療衛生範疇未來有三個方向平衡發展,分別是建設健康澳門、不斷優化澳門醫療服務、以及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

 有關開幕式昨日上午九時舉行,由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主任何鈺珊、中聯辦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衛生局局長羅奕龍、香港衞生署署長林文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主任王宇、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虞濤、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潘正欽、衛生局副局長郭昌宇等擔任主禮嘉賓,共同主持了亮燈儀式,出席的還包括來自內地、香港,以及本澳政府部門、醫療及學術機構、社團等嘉賓逾一百位。

 羅奕龍致辭時表示,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經過多年發展,現已成為具備二十九個專科、一千一百多張病床、接近二千八百名員工的現代化公立醫院,是澳門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衛生局將秉持「預防優先,妥善醫療」的宗旨、「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公共衛生、社區醫療、醫院專科能力建設,構建整合型服務體系,落實醫防融合、分級診療、智慧醫療發展,在建設健康澳門、優化醫療服務、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新征程上作出貢獻。未來,隨着人口老化及慢性病流行,醫療需求將持續上升,特區政府亦致力發展大健康產業,業界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他又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本澳醫療衛生範疇未來有三個方向平衡發展,分別是建設健康澳門、不斷優化澳門醫療服務、以及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大健康產業將作為澳門「1+4」產業適度多元發展的組成部份,當局計劃修改私營醫療機構牌照制度,希望在醫院和診所之間,增設一個暫定名為日間醫院的類別,希望幫助業界有更大的發展機遇和空間。他更指出,澳門具有發展醫療旅遊優勢,例如藥物審評審批制度較很多地方快,一些創新藥物可以更快在澳使用,他認為,本澳可以借助北京協和醫院在澳門醫學中心的品牌效應,加強推廣醫療旅遊。

 郭昌宇致詞時則表示,仁伯爵綜合醫院秉承衛生局「妥善醫療,預防優先」的宗旨,在上級支持和全體員工努力下,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醫院積極引進新儀器設備,擴展智慧醫療服務,有效縮短專科門診和急症室的輪候時間,各領域醫療服務效果顯著提升。同時,醫院也積極參與公共衛生、應急危機處理、專業培訓等任務,並不斷總結經驗,以「患者安全」和「以人為本」的理念,發展專項和前線專科醫療服務,為居民提供適切的治療。

 此外,昨日開幕式期間,在歐陽瑜司長、何鈺珊主任及萬速成部長見證下,羅奕龍局長分別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姜輝黨委書記共同簽署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療合作備忘錄》,與四川省腫瘤醫院林桐榆院長共同簽署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與四川省腫瘤醫院醫療衛生合作協議》。通過上述合作備忘錄及協議,將進一步深化衛生局與兩院的交流合作,包括學術交流、遠程醫療、人才培訓及病例轉介等各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推動本澳、北京及四川省的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有關論壇昨日及今日一連兩天,分別在文化中心及黑沙環衛生中心進行,並邀請了多位來自內地、香港和本澳的專家學者作醫學專題演講。昨日的論壇共有兩個主題演講及十個專題演講,就醫院管理、護理領域、疾病治療等多個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吸引逾一千名醫療人員、醫務界相關人員、學術研究人員、大專院校學生等參與;而今日則有十二個專題演講,涵蓋內科、婦兒科、外科及藥劑等不同領域的學術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