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門協和醫院今日(20日)起試營運,佔地7.6萬平方米,共設置26間手術室,是山頂醫院手術室數量的近3倍,其中1間113平方米的一體化複合手術室是全澳最大的手術室,可以同時開展多項手術,規劃病床超過1,000張。建築群包括澳門醫院、輔助設施大樓、員工宿舍大樓、綜合服務行政大樓、中央化驗大樓等。
澳門協和醫院昨組織本澳媒體參觀醫院的各項設施。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表示,隨著澳門協和醫院試營運,將大大增強公營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以滿足未來本澳醫療需求,對醫療衛生事業有相當大促進作用。
澳門協和醫院策略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李展潤稱,醫院籌備過程中持續參考其他地區經驗,以及聘請顧問提供意見,相信這個大型公立醫院項目填補以往離島沒公立醫院的空白外,亦有助本澳建立正面形象。
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兼澳門醫院籌備辦公室主任李偉成在場講解。醫院首要發展本澳現時較缺乏的治療項目,例如腫瘤放射治療。醫院購置多款先進醫療設備,包括目前大灣區最先進的人工智慧化自我調整放射治療系統,可減輕放射治療引發的併發症;本澳居民未來可以透過轉介,集中在新醫院使用先進設備作治療。
李偉成又表示,遷至澳門協和醫院的山頂醫院離島急診站,將於明日(21日)早上10時投入運作,提供24小時急診服務,屆時現有的科大離島急診站將暫停掛號,同步將服務平移至協和醫院。又稱,協和醫院的離島急診站就診流程大致不變,但整體面積比以往大許多,若日後急診運作成熟,以及其他設施陸續啟用,將交由協和醫院管理,實現一體化運作。而現時離島急診站在科大的租約至明年(2024年)2月,預計不再續約。
澳門協和醫院位於路氹連貫公路旁、路環石排灣水庫東北側,佔地面積約7.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3萬平方米,擁有手術室26間,離島康復醫院建成後,規劃病床逾1,000張。建築群包括澳門醫院、輔助設施大樓、員工宿舍大樓、綜合服務行政大樓、中央化驗大樓等。
澳門協和醫院引入目前國際上先進、具特色的醫療配備,如26間手術室包括:一體化複合手術室1間,常規手術室8間,日間手術室和內鏡室13間,剖腹產和人工受孕室4間。
8間常規手術室均是目前主流的腔鏡一體化作業系統,可以開展所有常規手術。而複合手術室面積達174平方米,可以同時進行導管手術、消化內鏡操作和腹部手術,為複雜血管瘤、複雜消化道腫瘤、術後出血等緊急手術提供最佳搶救時機和最佳手術治療方式。醫療設備方面,採用北京協和醫院的先進醫療技術及國際醫療設備開展腫瘤放射治療及影像學檢查等服務,其中包括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儀器、PET-CT、SPECT以及直線加速器等
未來,澳門協和醫院亦會逐步設立醫學教育及醫學研究的職能單位,以及其他場所或設施,籌劃開展醫學教育及醫學研究,成為本澳高水平的培訓機構,為本澳醫療人員提供高質素的持續學習和專業發展平台,配合特區政府推動本澳專科醫療發展和培訓各類醫療人員的方針,創造條件和培訓環境,協同推動醫療人才的培訓。而澳門亦將在粵港澳大灣區發揮「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功能,以及引進先進藥物和醫療設備的制度優勢,作為北京協和醫院推進其國際交流與研究工作,協同提升澳門協和醫院國際化水平。
醫院將於2024年分階段逐步提供專科門診及病房服務。隨著人員招聘、設備調試、信息系統等工作的不斷推進,醫院會逐步向本澳居民提供放射影像學檢查,如超聲、CT、MRI檢查。此外,醫療美容、健康管理、腫瘤綜合治療及部份專科門診也將會陸續開展。
同時,將在優先滿足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的前提下,提供私人醫療衛生服務。收費將分為三級,第一級為免費醫療,現時享有免費醫療的澳門居民,經衛生局轉介至新醫院後,可繼續享有與現有相同的醫療服務待遇。第二級為收費醫療,包括以下幾種情况:對經衛生局轉介且不享有免費醫療的澳門居民,將收取合理費用;對非經衛生局轉介的澳門居民,將考慮給予適當優惠;對非澳門居民的外地僱員,將按正常標準收費。第三級為國際醫療,屬私人醫療服務,將提供更高端的醫療服務選擇,相關收費會參考私營醫療服務的市場價格;而對於澳門居民,也將考慮給予適當優惠。
自12月19日上午10時起將開放澳門協和醫院綜合服務行政大樓的公共停車場,停車場出入口設於連接離島醫院大馬路的內部道路,合共7層,設有590個公眾私家車停車位及480個公眾電單車位。停車埸由交通事務局進行管理,私家車日間收費每小時8元,夜間4元,電單車日間每小時3元,夜間1.5元,泊車時間上限為連續8天。
另為配合澳門協和醫院啟用,交通事務局已於12月16日(周六)起,啟用分別位於醫院北面靠近綜合醫院大樓的「澳門協和醫院」巴士站,以及位於醫院南面靠近綜合服務大樓的「澳門協和醫院/綜合服務大樓」巴士站,並調整35﹑50﹑H3﹑MT4以及N5的路線行程以及停靠站點,延伸服務範圍至澳門協和醫院,方便市民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