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後首個端午節 有稱糭子銷量遜去年

 【專訪】新冠病毒疫情過後首個端午節,除個別老字號外,有賣糭的商舖負責人稱,今年端午節丁財兩不旺。

 今日是中國人傳統節日五月初五端午節,應節食品端午糭亦已上市多日,不過,從市面看,今年端午節氣氛明顯較往年弱,有市民稱,今年有閏月,端午節比往年遲了一個月,可能受天氣炎熱的關係,端午糭吸引力大大下降。

 亦有市民稱,自己年紀大,不能吃太油膩的東西,而家中年輕一輩,對端午糭的興趣不大,所以只買兩隻紅豆,兩隻鹼水糭夠拜神就好。更有市民稱,家中不用拜神,所以只買兩隻應節。

 更有市民稱,今年已正常通關,一早在中山訂了家鄉糭,用料足、又合口味,價錢相對本澳平了很多,所以今年沒有在本澳購買端午糭。

 有傳統酒樓如常推出端午糭,酒樓負責人稱,訂單同往年差不多,主要是做熟客生意。

 民生區方面,有賣糭的老闆稱,今年端午糭「丁財」兩不旺,去年的訂單多到「接唔切」,臨近端午節前一星期已不接新單,但今年訂單少了很多,門市亦未見旺,客人都係買兩隻應節就算。

 至於包糭食材,有賣包糭材料的老闆稱,今年包糭材料,糭葉、綠豆、紅豆,鹹蛋、糯米等都沒有明顯加價,但銷情一般。可能與疫情過後,市民生活回復正常有關。例如,正常上班,已沒有太多時間包糭,因為包糭是需要準備大量工作,包好後還要煲數小時才有糭食,除了疫情幾年較多人買材料包糭外,疫情前都不會有太多人買材料自己包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