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本澳連續四天社區沒有新增陽性個案,傳染病防控處表示,如果情況保時良好以及加上星期六(30日)及星期日(31日)的全民核檢情況理想,8月2日凌晨零時起可進入「穩定期」,到時可開放部份堂食。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7月27日舉行記者會,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李偉成醫務主任、旅遊局傳播及對外關係廳劉鳳池廳長、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梁亦好處長、警察總局警務聯絡及公共關係處張健欣處長、治安警察局公共關係處李德輝處長分別介紹了本澳的整體防疫情況。
梁亦好處長首先報告了由7月26日零時至24時,本澳無新增陽性個案,維持自6月18日起累計共1,816例。7月26日再有78名感染者(確診病例40人,無症狀感染者38人)出院,累計總出院人數1,143人。另外,本澳7月26日新增0例本地確診病例,自2020年以來累計788例確診;7月26日新增40例確診病例出院,自2020年以來累計560例出院;7月26日新增1例無症狀感染者,為輸入個案,自2020年以來累計無症狀感染者1,370例;7月26日新增38例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自2020年以來累計解除隔離共895例。此外,7月26日新增死亡0例,自2020年以來累計6例死亡病例,累計陽性病例2,158人。
醫學觀察方面,7月26日需接受醫學觀察人士共新增44人,其中澳門居民有19人,非澳門居民有25人。截至7月26日24時,累計醫學觀察人士有68,900人。現正進行醫學觀察人士有684人,674人在指定酒店、10人在衛生局設施。她並公佈新增重點區域的核酸檢測安排(詳見另稿:https://www.gcs.gov.mo/detail/zh-hant/N22GaaRkf5?3)。
因應社會期望進一步了解7月29日「鞏固期」後的防疫措施,她介紹初步計劃如下:
連續四天沒有社會面個案
本澳連續4天沒有社會面個案,如果昨(27)日和今(28)日陽性個案維持低水平或源頭明確,現階段計劃延長「鞏固期」3天至下周二(8月2日)零時,並要待7月30和31日完成全民核檢,並有全部檢測結果後,才能較全面了解本澳的情況。
考慮到部份場所於早前屬於暫停營運,例如購物中心、樓宇室內裝修工程等,正評估在鞏固期延長的3天內是否可以有限度營運;以及考慮到部份在戶外工作的工業,長期佩戴KN95口罩存在困難,正評估是否有條件放寬只佩戴外科或以上標準的口罩,而對於一些室內場所工作的人士,還是強烈建議繼續佩戴KN95或以上標準的口罩。有評估結果後將盡快作出公佈。
倘7月30、31日的全民核檢結果理想,陽性個案維持低水平或者感染源頭明確,可考慮在8月2日零時結束鞏固期,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即「穩定期」,防疫措施亦會逐步放寬,例如是否開放餐廳等飲食場所的堂食服務,但由於進食需要除下口罩,會增加風險,所以亦會有相應的防疫要求,如限制人數、要求堂食人士出示48小時核酸採樣證明等;而對於一些對外服務場所,顧客在接受服務時要除下口罩,又或者需要在場所內長時間停留,例如補習社、持續進修中心等,亦會有相應的防疫要求,如要求出示48小時核酸採樣證明等。
在進入相對穩定狀態的初期,全澳門居民仍需每天進行自我抗原檢測,政府會提供需要的快速抗原檢測套裝;而重點人群仍然需要維持較高頻次的核酸檢測,離家工作人群的核酸檢測則可以在穩定期相應減少核酸檢測的頻次,由現時2天1檢的放寬為3天1檢。
她補充,在逐步放寬的過程中,倘有新增感染個案,不排除會開展大規模的核酸檢測,包括更多的重點人群和重點區域核酸檢測,甚至全民核酸檢測。
接種了第三劑疫苗人數僅為41.4%
另關於疫苗接種的問題,她表示,本次疫情期間仍然有維持新冠疫苗的接種服務,每日約有200至600人接種疫苗;至於本澳現時的疫苗接種覆蓋情況,按全人口計算,接種1劑的情況較為理想,達90.1%,接種2劑達86.1%,而接種了3劑的人數則僅為41.4%;目前有相當多居民已到期可接種第3劑疫苗,但當中有40%人士仍未接種。她指出,本次疫情的死亡個案都是長者,其中有相當比例沒有接種疫苗或加強劑,而根據鄰近地區的經驗,有否接種加強劑,對於會否出現重症的風險有明顯區別,可達到30倍甚至70倍之差,呼籲仍未接種疫苗或加強劑的居民盡快接種。
就抗病毒藥物的相關問題,李偉成醫務主任表示,現時使用藥物有2種口服抗病毒藥和1種針劑,本次疫情需要使用抗病毒口服藥物的患者不多,僅集中於一些沒有接種疫苗的長者,有2名患者曾用針劑,有200多名患者曾用口服抗病毒藥,而中醫中藥為輔助性質,有逾千名患者願意接受口服中成藥。留意到近期內地有一款口服抗病毒藥物,他指出,該藥不是新藥,早期是用於愛滋病抑制病毒的藥物,近期公佈可於有條件下適用於新冠肺炎患者治療,正密切留意有關藥物的使用情況、藥後的臨床數據、安全性、效用等,暫時未有考慮購入。
會上,劉鳳池廳長報告了醫學觀察酒店的相關情況;張健欣處長報告了因違反防疫措施的檢控情況;李德輝處長則報告了市面、出入境及紅碼區情況等。
今日起增設2核酸檢測站
因應重點人群和離家工作人群的核酸檢測需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公佈,由今(28)日起增設以下2個核酸檢測站:
1.阿婆井前地核酸檢測站;
2.白鴿巢公園核酸檢測站。
開放時間為每日早上7時至11時,下午5時至晚上12時,居民可透過以下連結https://eservice.ssm.gov.mo/allpeoplernatestbook進行預約。
應變協調中心提醒,如沒有按規定做核酸者,健康碼於翌日轉為「黃碼」,補做後轉為「綠碼」,否則於第2天轉為「紅碼」(即連續兩天不做核檢會轉為「紅碼」)。在出門前須進行一次快速抗原檢測並透過澳門健康碼申報檢測結果,檢測結果為陰性方可到核檢站進行核酸檢測;若檢測結果為陽性,除在「澳門健康碼」作出申報外,不論是否有發熱、呼吸道症狀等不適,應盡快召喚救護車(電話:119、120或28572222),本人及同住人必須留在家中耐心等候當局安排的救護車運送至檢疫地點。當局將會統一安排進行核酸檢測。
另外,所有在澳人士每天(至7月31日)均須進行快速抗原檢測並上載檢測結果(https://eservice.ssm.gov.mo/generalrat/),而7月30日至31日將進行全民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