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新發現類人猿化石 可能改寫人類進化史

 【新華社柏林十一月六日電】(毛競)德國古人類學家六日在德國蒂賓根大學召開新聞發佈會展示新發現的類人猿化石,稱這種生活在一千一百六十二萬年前的類人猿可能改寫人類進化史,即將進化史上一個重要階段─直立行走的時間比人們原來認為的時間提前數百萬年。

 此前學術界流行的一個觀點認為,約六百萬年前在東非一種類似黑猩猩的人類祖先為了適應環境變化,開始從四肢著地的指關節拄地行走漸漸進化到直立行走。而目前這一新發現可能會證明這一觀點是錯誤的:直立行走行為最早出現在樹上而不是地面上,人類與類人猿最後的共同祖先並沒有經歷指關節拄地行走階段。直立行走最早在歐洲出現在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身上,而不是此前認為的非洲。

 蒂賓根大學森肯貝格人類進化與古環境中心教授馬德萊娜.伯姆在新聞發佈會上說:「這一發現是古人類學的重大時刻和範式轉換。它將顛覆此前對類人猿和人類進化的理解。」

 伯姆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在二0一五年到二0一八年間在德國南部地區發現了一種此前未知的靈長類動物化石。研究人員根據化石推測這種類人猿大約生活在一千一百六十二萬年前,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能直立行走的類人猿,它們可能既能直立行走又能爬行。

 其中最完整的一個化石來自一個成年雄性類人猿,研究人員推算它生前身高約一米,體重約為三十一公斤,外形類似今天的倭黑猩猩,而令研究人員驚奇的是,它有些骨頭與人類而不是猿類高度類似。有關研究報告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