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訊】內地《人民網》引述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稱,將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令一對雙胞胎剛出生,便對愛滋病有免疫力。
香港正進行第二屆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根據原定安排,賀建奎會在今日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峰會籌委會主席預期,賀建奎今日出席峰會,但強調,大會一般不會在事前得知講者的演說內容,但歡迎學者分享自己的研究過程及結果,包括未經發表的研究。他又說,美國有關當局曾經發表的書籍,指進行「基因編輯」研究時應該注意的十項原則。
港科院院長徐立之則指,不知道賀建奎今日在峰會的講話內容,也不能在沒有充足資料的情況下評論他的工作。但徐立之強調,講者要為自己發表的言論負責。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二十七日電】對於有內地學者聲稱以基因改造技術令嬰兒出生後擁有愛滋病免疫力,有香港學者對這項技術成效和安全性提出質疑。
官方香港電台今天報導,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總監區結成提出以上質疑。
報導引述區結成說,現時科學家未能確定基因編輯技術帶來的長遠影響,所以國際上一般不會將基因改造的嬰兒植入母體,改變人種基因。
他質疑技術的準確度和安全性,比如是否可以確保在編輯某基因之後,只帶來預防愛滋病的效果,而對其他方面全無影響。
對於技術的成效,區結成說,在臨床角度上難以確保有關學者的基因編輯手術是否有長遠成效。
他又說,即使驗出雙胞胎的基因改變,仍然不能驗證她們因此對愛滋病有免疫力。
區結成也提到有關實驗的道德問題。他說,道德討論涉及價值觀上如何看待人的尊嚴等問題,以及如何將技術應用在公共衛生上。
他說,如果有關學者的研究可以確保安全地、準確地預防愛滋病,這就並無不可。但他質疑這種先進技術只可以為某一人預防某種疾病,未能以低成本、公平地應用在大眾身上,因此不符合公共健康的定義。
據報導,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科學家賀建奎日前聲稱,他為一對雙胞胎改造了基因,使她們將來可能具有天然抵抗愛滋病的能力。
這則消息傳出後,外界質疑賀建奎如何取得研究許可及相關技術的可靠性,也衍生道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