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陪伴  向南

去年,我家那個音樂小孩突然說想請補習老師。我說他學音樂的花費已很高,他成績又不是差,實在沒有必要請補習老師。一問之下,才發現高中二年級的他,似乎是想要衝一衝成績,讓成績表更好看一些準備考學校。我問:「不是說你們讀音樂課系的學校不看重成績嗎?」他說:「也不一定會讀音樂,到時再看看。」意思就是,衝成績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我一直以為他已經一心走音樂的路,是到了這一年才發現,他其實還有自己很多現實的盤算和規劃,並不如我想像的那麼單純。這兩年可能是因為跟着樂團到處跑過,讓他見識到很多音樂領域的裏裏外外,加上要擔當的事情多了,中間也撞過板,讓大人都很是為難,種種經驗加起來,才讓他有了找後備方案的計劃。而讀好書,顯然就是每個中學生最好的後路。

接下來這幾個月,每次派測驗考試成績他就來報告,出現比預期低的分數就沮喪,高分到嚇死人的時候還會和同級的尖子較勁,非得要到頂尖了才安下心來。想到我以前讀書都已經叫勤奮,是沒想孩子下了決心之後,好像比我以前還要勤奮。而且他雖然花了更多時間在學習,又總覺得他並沒有放棄音樂。能去的樂團訓練和演出照舊去,在家裏每晚還是定期自主練琴,完全沒覺得在音樂上有鬆懈,這反倒讓我擔心起他的健康和作息問題了。

當然,孩子的世界我們無法理解,真的只能陪伴在身邊,聽他說,讓他知道家人是他的後盾,除此之外,如果全都按照我們上一代甚至再上一代的思維,給予一些可能對這一代根本毫無用處的經驗建議,孩子肯定會討厭死我們。假如家長脾氣又不好,動不動就像我老公那樣教訓人,那孩子肯定不會再跟我們推心置腹地講真心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