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本地演出委約製作計劃2024-2026》的第二部委約作品《我非我非我》,11月14至16日在澳門文化中心黑盒劇場完成5場演出,觀眾及業界反應熱烈。為加強對外推廣本地創作,文化局特別邀請內地及香港多個舞台節目製作單位、劇院及藝術節慶代表等業界人士觀摩演出,並與《本地演出委約製作計劃》入選節目的團隊會談洽商合作。
舞蹈劇場《我非我非我》由新生代編舞金曉霖及北京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藝術家汪圓清創作,並由資深劇場製作人鄺華歡監製,聯同澳門實力演員楊螢映、梁展鴻,舞者劉沛麟、梁保昇,以及多位本地、內地及海外的優秀創作人製作,把肢體動作與人工智慧(AI)結合,作品通過構建拆解多個有趣的角色,嘗試探索自我的本質,反思社交媒體在現代社會中無孔不入。
為開拓《本地演出委約製作計劃2024-2026》的後續展演機會,文化局藉《我非我非我》上演之際,特意組織外地多個舞台製作單位、劇院及藝術節慶代表等業界人士,來澳觀摩演出及出席首次舉行的「本地節目推介會」。會上由《本地演出委約製作計劃2024-2026》的6個入選節目團隊及多個本澳演藝業界單位,介紹其節目計劃及藝術團隊,並和與會嘉賓共同洽商作品重演或巡演的可能性。交流活動由文化局副局長鄭繼明主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北京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藝術節、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上海前灘31演藝中心、深圳市舞蹈家協會、深圳安托山公共文化中心、深圳光明文化藝術中心及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舞蹈學系等多個單位代表出席。文化局期望透過業界交流活動,為澳門藝團搭建區域交流平台,助力澳門演藝作品的後續發展。
為積極推動澳門建設「演藝之都」,並為澳門演藝界創造更多展演機會,突顯澳門作為「一基地」的文化交流平台作用,文化局去年公開徵集6部具發展潛力的舞台作品進行委約創作,致力打造澳門藝文精品。《本地演出委約製作計劃2024-2026》的其餘作品將於明年陸續上演,多套作品包括寓演製作有限公司的音樂劇《狼狽行動》、奇蹟創造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嬰兒劇場《森聲幻境》、破藝術工作室的戲劇《尋找劇作家》,以及卓劇場藝術會的戲劇《明月浮島》,詳情可留意文化局網站www.icm.gov.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