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皖閩贛四省在入境遊等方面 達成多項合作協議

 【中新社安徽黃山十一月十五日電】(記者張強)二0二五年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遊協作區(以下簡稱「協作區」)推進活動十五日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舉行,浙皖閩贛四省在入境遊等方面達成多項合作協議,推進交通互聯、簽證便利化與多語言服務升級,創新入境旅遊服務模式。

 二0一四年十一月,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四省共同申請創建協作區,涉及十九個地市一百二十三個縣區,總面積廿二萬六千平方公里。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相關負責人說,協作區是中國生態保護與建設、旅遊經濟發展條件最優越的區域之一。協作區各方重視發展全域旅遊,共同致力於打造「世界級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

 當日發佈的二0二五年協作區《黟縣宣言》提出,浙皖閩贛四省將構建「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機制,守護區域生態完整性與獨特性;聯合發起「行走古道」行動,依托四省世界遺產集群優勢,面向國際推出特色文旅精品。

 同時,推進交通互聯、簽證便利化與多語言服務升級,創新入境旅遊服務模式,共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旅遊樣板。

 仙霞古道、徽杭古道、閩贛驛道、浙閩商徑……這些蜿蜒於重巒疊翠間的歷史經絡,承載著千年商貿、遷徙與文明交融的厚重記憶。浙皖閩贛四省當日聯合發佈了「行走古道」行動倡議書,計劃攜手共塑區域品牌。

 活動現場,還簽訂了相關合作協議,發佈了浙皖閩贛四省文旅互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