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街頭女孩逆轉人生路  圖文/安昕

 「我們不能夠選擇自己的『起跑線』(出生),但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

 2003年初,美國Lifetime電影頻道把名叫莉絲·默里(LizMurray)的女青年從出生到進入哈佛大學的艱苦成長過程,拍成一套勵志電影上映。

 電影片名是《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中文:《風雨哈佛路》),該勵志電影從此被教學團體或問題青年機構引用,用來鼓勵學生或問題青年成長。

 電影上映七年後,故事主人翁莉絲·默里在2010年出版了一本自傳。名為《Breaking Night - A Memoir of Forgiveness, Survival, and My Journey from Homeless to Harvard》。莉絲·默里在自傳中更詳盡地描述了她的出生,細時種種經歷及成長,直至她接到哈佛大學對她的入學申請的回覆通知書的一刻。

 莉絲·默里1980年出生於紐約市的布隆克斯區(Bronx)的一個破碎家庭。家有一個大她三歲的姐姐Lisa(麗莎)。不幸的是,父母兩人都是吸毒癮君子!

 莉絲父親出身於一個條件不錯的家庭,接受過高深教育的人。可惜他大學本科學士畢業後,在讀碩士學位期間,竟然參與非法的商業活動,與其他人合作偽做醫生紙,到藥房購買受管制的興奮劑藥物,再出售給富有的同學。因為從事這個非法的商業活動,他身染毒癮、最終入獄!

 莉絲母親則出身於一個破碎家庭,並有雙眼極度弱視的缺陷,13歲離家出走,稍後染上毒癮。

 因為父母皆染上毒癮沒有工作,一家四口的生活費依靠母親的極度弱視(被政府相關部門評為全盲)而獲得的生活津貼為生。

 出生於這樣的家庭環境,莉絲和她姐姐Lisa兩人被極度忽視,生活條件極差,連基本的日常兩餐都缺乏。

 姐妹倆從懂事起,經常看到父母與朋友在家打針吸毒,以及他們吸毒前精神錯亂、目光滯呆的失常狀態及吸毒後極度興奮的各種毒癮精神狀態!

 莉絲年幼時已隨父親在街上的垃圾桶尋找物品出售,得來款項用作購買毒品或生活必需品。莉絲在小學及初中期間,根本不能集中精神讀書並時常逃學。

 她在10歲左右常在油站代車主拿起油槍入油,或在超級市場的收銀台邊,代購物者將物品入紙袋及送到客人的車輛前,希望客人給予零碎現金作打賞。但是這兩樣的行為都因為她的年齡關係,變成非法的,所以常被油站及超級市場驅趕。

 稍後,母親因同其他人共用針筒吸毒染上愛滋病;其後父母分手,莉絲跟隨父親生活。

 但不久父親卻因毒癮及無收入而欠租被逐離住宅,搬入政府的流浪者庇護所生活。莉絲最終流落街頭,無家可歸。她在垃圾桶尋找食物,夏天在不同的大廈頂樓公衆地方露宿,有可能的話就到某些朋友家中借宿一朝。冬天晚上就時常躲藏在地鐵站中保暖睡覺,為了生存幾乎什麼都做。

 莉絲15歲時,母親死於愛滋病。莉絲醒覺到如果長此下去,她面對的將會是一個「惡性循環」(Viciouscircle),會重蹈父母的覆轍。在種種的惡劣環境下,莉絲清楚地認識到:教育是她擺脫困境,掌握自己命運的唯一途徑。

 莉絲在17歲超齡下,再度入讀在約紐曼哈頓區的Humanities Preparatory Academy中學讀書。

 在校方不知情下,莉絲繼續是無家可歸。但她充滿決心,每天都在圖書館、地鐵走廊上或在任何地方都能做作業。

 她在兩年內完成四年的高中課程學業,她不僅名列前茅畢業,還獲得了《紐約時報》1999年度獎學金。該報年度獎學金得主的新聞報道,引起各界對莉絲的關注,讓她得到社會大眾的支持。

 與此同時,在中學畢業前參加學校安排的課外活動前往哈佛大學參觀時,引發她向哈佛申請入學的構想。

 最終她落實申請,獲得哈佛的錄取入讀。莉絲從無家可歸到入讀哈佛,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她被認爲是哈佛大學史上最窮困,家庭背景最差的入學生!

 人們除了對莉絲成功敬佩外,也對她完成中學課程的成功過程感到興趣。除了她的覺醒及決心以外,還有什麼因素有助她成功?

 莉絲重入中學校門並順利完成,很大程度上是她從父親方面得到的一個啓示!

 莉絲在傳記中多次提及,儘管她父親是一個癮君子,但他却有閱讀的習慣。父親也鼓勵莉絲兩姐妹閱讀,並為她們從圖書館借書甚至偷書。莉絲家中有一個奇怪的環境:什麼都缺乏,卻有大量破舊的書!

 閱讀不只讓莉絲短暫忘逃避艱難現狀,還培養了她的好奇心及打下一個好基礎知識,為日後在重讀時,奠下一個關鍵的基礎!

 莉絲·默里這本回憶錄展示了個人決心及教育的重要性,激勵讀者應該相信自身可以爭取光明的未來,即使面對極端逆境,只要一個人能堅持個人的努力,在社群援助下,是可以超越困境!

 莉絲的自傳以她獲得哈佛大學的入學通知書作結尾。

 現實生活中,莉絲在2000年開始入讀哈佛大學,在2003年因爲要照顧同樣染上愛滋病的父親,轉校到哥倫比亞大學繼續攻讀大學課程。

 她父親一生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身染毒癮。直到人生最後八年才在莉絲的感染下,成功戒除毒癮。可惜,他也如莉絲母親一樣,因與別人共用針筒吸毒,染愛滋病亡,終年64歲。

 父親去世後,莉絲續在哥倫比亞大學深造,2009年完成學位;並再度進入哈佛大學繼續深造博士學位。與此同時,莉絲投身於教育諮商導師方面的工作,得到多方面的嘉許認同!

 當今社會充斥著「要贏在起跑線上」的觀念,莉絲的出生背景、成長過程以及其成功是「可以輸在起跑線上」例子!

 〔註〕︰「Breaking night」是紐約地區的一個俚語,意思是「整晚在外面等待,直到太陽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