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保護區鳥類多樣性增勢持續 種數增至三百九十四種
【中新社江西永修十一月十三日電】(記者李韻涵)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鄱陽湖保護區」)第三次科考成果十三日在「中國候鳥小鎮」江西永修縣吳城鎮公佈。本次科考成果顯示,鄱陽湖保護區內鳥類種類新增至三百九十四種,鳥類多樣性呈現出持續增長、記錄完善、結構穩定趨勢。
鄱陽湖是中國最大淡水湖,也是全球候鳥重要棲息地、國際重要濕地。鄱陽湖保護區第三次科考於二0二四年啟動,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牽頭,開展了多輪調查,藉助更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更科學的研究方法,對保護區生物資源和生境質量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系統監測調查。
本次科考成果顯示,從浮游植物到浮游動物,從底棲動物到水生植物,再到洲灘植物、魚類和鳥類,眾多生物種類構成了一個複雜而有序的生態網絡。其中,浮游植物鑒定出八門一百零三屬二百五十七種,遠高於第二次鄱陽湖科考的九十七種;浮游動物記錄到一百一十八種,遠高於第二次科考的四十二種;底棲動物共發現六十九種,介於前兩次科考發現的物種數之間。
在二0一九年至二0二五年間,依託系統化監測、民眾觀鳥活動和遙感、聲學識別等新技術手段,鄱陽湖保護區新增鳥類十三種,總數達到三百九十四種,其中包括多個江西省首次記錄種。
本次科考成果顯示,截至目前,鄱陽湖保護區共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二十種、二級七十四種。總體來看,鄱陽湖保護區鳥類多樣性呈現出持續增長、記錄完善、結構穩定趨勢,物種積累趨近完整。物種數量的增長與保護管理的長期延續相互驗證,體現出保護區生態系統的健康與國際重要濕地的突出代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