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會公路自行車賽落幕 橫琴以「繡花功夫」詮釋辦賽溫度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十一月九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公路自行車項目收官之戰──女子個人賽落下帷幕。經過三個多小時、一百三十八點七公里的比拼,香港隊選手李思穎在最後衝刺階段脫穎而出奪得冠軍。作為全運會歷史上首個跨境公路自行車賽事,這場一百三十八點七公里的賽程不僅是運動員的競技舞台,更成為橫琴粵澳深度深合區展現「大灣區融合發展」理念的重要視窗。

 賽事期間,深合區承擔了男子四十四點八公里、女子八十六公里兩段核心賽段的通行保障任務。從街頭巷尾的「助威聲」到賽道兩旁的「花漾景」,從城市建設的「硬支撐」到安全服務的「軟保障」,深合區將賽事保障融入城市肌理,不僅為運動員打造了「暢、順、美」的競技環境,更用「有溫度的細節」,向全國展現了「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橫琴力量」。

 賽事與城市的「雙向奔赴」

 當賽事的腳步臨近,橫琴的街頭便已換上了「新裝」。環島東路兩旁的簕杜鵑開得如火如荼,一點六萬米長的「熱情紅毯」沿著賽道蜿蜒伸展;行政事務局和省橫琴辦黨建工作處於全島營造濃厚賽事氛圍,主幹道上迎風展示著超七百面道旗,公車身廣告、公交站牌、戶外電子大屏、建築外牆面讓賽事主視覺抬頭可見,橫琴口岸裡琴澳賽事項目宣傳畫吸引著往來居民遊客駐足,橫琴碼頭、橫琴口岸廣場、橫琴大橋等十一個點位精心設置的十五運景觀小品與全運會倒計時裝置,將城市景觀與賽事元素深度融合──這些「會說話的風景」,不僅全方位傳遞著全運氛圍,更成為市民爭相打卡的「新地標」。

 賽道顏值的匠心打磨

 自十一月六日起,深合區商事服務局組織開展了「全賽道市容整治專項行動」,重點圍繞橫琴大道、環島東路等賽事核心路段,開展「拉網式」巡查值守,確保賽道「零雜物、零障礙」。

 深合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自今年三月起,就啟動了「賽事道路提升工程」,用「繡花功夫」雕琢賽道的每一個細節。

 賽事體驗的「保駕護航」

 賽事期間,珠海氣象局聯合港澳氣象部門,構建了「高精度氣象監測網」──利用鐳射測風雷達、氣象應急車、全景式視覺化平台等「黑科技」,有效覆蓋了賽道全路段,彌補了「賽事沿線氣象自動站不足」的缺陷。

 在安全保障方面,橫琴公安每日投入一百五十二名警力(含治安警二十七人、輔警六十人、交警六十五人)及十六名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多輪隱患排查」,重點對賽道沿線、交通樞紐、人員密集區等關鍵點位進行「安全督導」;通過「科學劃分責任區域」,將警力精准部署至賽道沿線、核心封閉區及遠端分流崗,實現「全域安保全覆蓋」。

 從「繡花功夫」雕琢的城市細節,到市民自發形成的助威熱潮;從跨境協同的智慧氣象網路,到全要素聯動的應急回應機制,橫琴用行動詮釋了「以賽事為中心、以運動員為根本」的辦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