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十一月四日電】(記者張楊彬、郎佳慧)應上海台灣研究所邀請,台灣中華民族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台灣海基會前董事長林中森等台海基會前高層人士四日在上海參加該所舉辦的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座談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出席座談會,並與林中森一行會面交流。
張志軍表示,兩會互動見證了兩岸關係的發展變化,是兩岸關係的晴雨表。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兩會通過香港會談和互致函電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該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和台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
張志軍指出,是否承認「九二共識」,事關兩岸關係的性質和前途,事關國家統一、民族大義的大是大非,是原則性、根本性的問題,不容模糊和迴避。他說,兩岸及兩會關係的發展之所以跌宕起伏,究其根本,是由於台灣方面對「九二共識」所體現的一個中國原則的認同和立場的變化,只有堅持「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才能撥雲見日、柳暗花明。
林中森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融合發展的基石,期盼未來兩會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功能,擴大和深化兩岸科技、經貿、文化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期盼未來兩岸炎黃子孫秉持民族大義,貫徹「九二共識」,造福兩岸同胞,共促兩岸和平融合發展。
據悉,林中森於二0一二年至二0一六年間擔任台灣海基會董事長,在任期間曾多次與海協會舉行兩會領導人會談,兩會共同簽署了《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海峽兩岸氣象合作協議》等。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九二共識」不容模糊和迴避
【中新社上海十一月四日電】(記者張楊彬郎佳慧)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四日在上海強調,「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即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也不是「一中一台」。是否承認「九二共識」,是原則性、根本性的問題,不容模糊和迴避。
張志軍當日參加上海台灣研究所舉辦的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座談會,並與台灣中華民族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台灣海基會前董事長林中森一行會面交流。
張志軍指出,回首兩岸關係的發展歷程,從一九九三年的「汪辜會談」到二00五年國共兩黨開展交流對話,到二0一四年國台辦與台灣方面陸委會建立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再到二0一五年十一月兩岸領導人的歷史性會晤,這一系列政治互動無一不是建立在「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
張志軍表示,兩岸及兩會關係的發展之所以跌宕起伏,究其根本,是由於台灣方面對「九二共識」所體現的一個中國原則的認同和立場的變化。只有堅持「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才能撥雲見日、柳暗花明,兩會協商才能得以恢復和推進,兩岸同胞的利益才能得到充份維護。否認「九二共識」、破壞這一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勢必出現波折甚至倒退,取得的很多成果也會得而復失,直接損害兩岸同胞尤其是台灣同胞的利益。
張志軍強調,面對複雜嚴峻的台海形勢,我們要堅持「九二共識」毫不動搖,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維護好我們的共同家園,決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他說,要大力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讓台灣同胞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共享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成果。兩岸關係越是緊張,台海局勢越是複雜,兩岸同胞特別是兩岸青年就越要加強交流,增進了解,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