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十一月四日電】(戴小橦 邱兆翔)香港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三日至五日在香港舉行,來自全球各地的金融業翹楚,圍繞全球不同金融市場特性、全球重點地區的投資機遇與風險等議題深入對話,為行業發展提供前瞻性思路。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表示,「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使香港既能聯通全球機遇,又能保持與中國內地的緊密聯繫,擁有無可比擬的市場接入優勢。對於尋求資產多元化、降低風險的全球投資者和企業而言,香港始終意味著確定性、清晰度,更蘊含著信心與機遇。儘管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香港金融市場依然保持活力。今年以來,港股累計漲幅超百分之三十,日均成交額突破三百二十億美元,較去年近乎翻倍。
「上周我們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優化工作方案,從優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資運作效率,擴大投資範圍,豐富服務支持等方面,為各類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制度環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在峰會上提到,中國證監會將切實增強政策的穩定性、透明度和可預期性,持續加強與國際投資者們常態化溝通,推動各項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見效。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陸磊在講話中提到,二0二五年二月,中國人民銀行支持香港金管局在其常備互換協議框架下,推出總規模一千億元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並於十月升級擴展資金用途,為在港商業銀行提供穩定低成本的人民幣資金。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致辭表示,金融領袖需要密切關注市場變化並提早規劃,這正是金管局作為香港貨幣及金融穩定守護者一直採取的方針,也是當日金融領袖齊聚一堂的原因,大家互相分享和學習,借助集體智慧,在前方未知的領域中找到方向。
論壇環節,來自匯豐、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瑞銀集團等機構的高層代表對市場投資機遇和新興金融科技對金融業的影響等議題展開討論。他們認為,在推動國際金融創新以至促進普及金融等方面,香港將繼續發揮關鍵作用。
摩根士丹利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特德.皮克(Ted Pick)認為,當前人工智能、機器人、電動車、生物科技等領域湧現出一批「不僅是中國冠軍,更是全球贏家」的企業。這些企業很多都通過香港集資並躋身全球前列,未來有望持續獲得市場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