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看報一生受益  圖文/雨雪

 我自小在郊外長大,家裏是務農維生,種植蔬菜的一般常識難不到我,成年後,朋友常笑我是鄉下妹。

 澳門因歷史原因,是個資本主義社會,各種社會知識我們都吸收到,報紙;電視機的娛樂;世界各地新聞,日日更新,只要你有興趣知道的話。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前期,一般家庭沒有電視機,而小朋友當然喜歡看電視啦,就去有電視的鄰居看,叔叔嬏嬏當然會招呼我們這些小朋友的。

 咖啡室多數有電視機,也是我們常到的地方,排排坐看香港五十六年代的黑白戲──粵語長片(八十年代後被叫「粵語殘片」);還有日本與西方的卡通片、各種電視劇集。

 到七十年代,圖書館在我印象中只有八角亭閱書報室,姐姐帶我去借書看,讀的多是國內的故事書和民間的小說。

 我父親每日都買一份報紙回來,我差不多把全部內容看齊。那時姐姐讀高中,兼職派報紙,也帶回一份香港報紙回家。因此,基本上我每天都看兩份報紙的,很多社會知識也是在報刊上吸收到。

 父親說他小時只讀過一兩年「卜卜齋」,即是私墊吧。但他後來堅持看報紙,可以說是自學成才。

 而我們幾姊妹有父親的遺傳基因,都喜歡看書報。他還有《本草綱目》呢,我拿來看過,所以一般的中草藥我從而認識。

 成年後為了生計,進修各種社會的實用科目。看書讀報的興趣是從小培養的,掌握知識,一生受益,如跟朋友聊天時,社會知識用得著。

 如今很多女友說我識得很多東西呀──過獎了!現在我仍到圖書館看報紙,那裏有多份港澳報紙和雜誌,既得知身邊與世界大事,不與社會脫節,又可消磨時間,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