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嚴懲破壞耕地資源違法行為
【中新社北京十月九日電】(記者張素)中國最高人民法院九日公開發佈四件案例,依法嚴懲非法佔用農用地、非法採礦等破壞耕地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
「朱某利、蘇某非法佔用農用地案」是人民法院依法嚴懲以開展農業生產為名,行傾倒渣土牟利之實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的典型案件。
案情顯示,朱某利、蘇某以開發建設現代農業智慧產業基地項目為幌子租賃案涉土地,捏造案涉地塊土壤確需改良的假象申領許可證,大肆接收、傾倒建築垃圾、石塊等渣土,收取巨額棄土費。此種披著合法外衣的非法佔用農用地犯罪行為,具有很強的迷惑性、隱蔽性,往往違法犯罪持續時間長,社會危害性大。
江蘇法院判處被告人朱某利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判處被告人蘇某有期徒刑二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既彰顯了人民法院依法保護耕地、捍衛糧食安全的堅強決心,也對潛在的類似違法犯罪行為起到強有力的震懾和警示作用。
草炭土是重要的礦產資源,兼具戰略意義和經濟價值。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驅動下非法採挖、販賣草炭土,破壞礦產資源和糧食生產,嚴重影響生態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于某非法採礦案」顯示,于某在二年多內以「採挖─回填」的方式持續非法採挖草炭土並用其它沙土回填,造成三十餘畝永久基本農田耕作層永久性破壞,嚴重破壞黑土地資源,其行為同時觸犯非法採礦罪與非法佔用農用地罪。
內蒙古法院擇一重處,以非法採礦罪追究被告人于某刑事責任,有力震懾非法採礦類破壞黑土地資源的犯罪份子,彰顯人民法院嚴守黑土地保護紅線的司法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