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多面睇)淺談新冠肺炎期間對兒童發展的影響(下) 發宗
上回提及,在疫情期間,因人減少了對外接觸的關係,便有不少研究針對著正值幼兒與兒童時期的孩子的發展情況,有不少研究和專業評估都發現︰在疫情期間因孩子長時間宅在家中、外出時要配戴口罩、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減少接觸和與他人對話,缺乏透過遊戲學習的環境下成長,均影響著他們整體的發展。
在拉丁美洲,有專家針對在疫情期間幼兒及兒童在「精細動作」等整體的發展,結果指出︰有部分落後。研究結果指出這可能與母親教育水平、是否雙親照顧、性別等有關;而哥倫比亞大學及布朗大學所進行的研究亦有類似的結果。
撇開學術研究,也有孩子因在疫情鮮有與外界接觸,當他們回到校園時便出現難以適應的表現,比如與其他人零互動,也沒有跟任何人講話而需要接受更多專業的評估與介入。
當小孩在需要發展大肌肉動作時,卻常常得在家裡,便會令前庭覺及本體覺的刺激不足。也因為少與外人接觸與互動,便可能造成社交焦慮和社交技巧不足。但只需多鼓勵孩子參與多些對前庭、本體覺合適的遊戲活動,如:盪鞦韆、跑跳等動態的活動。同時家長多元化的社交機會,如與親戚小孩一起玩、在旁協助下讓她點餐或付錢。父母多陪伴孩子一起玩耍,盡量提供各式各樣的互動和生活經驗下,孩子便會進步很快。最重要是早期發現,及早就醫,並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